原文: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①。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②,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③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④也。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⑤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⑥,我無所處。吾得鬥升之水然⑦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翻譯:莊子家貧,所以去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給妳三百金,可以嗎?”莊子見監河侯不願馬上借糧,有點生氣,臉色都變了,說:“我昨天來這兒的時候,聽到路上有個聲音在叫我。我回頭壹看,只見車輪碾過的車轍中,有壹條鮒魚。”我問:‘鮒魚啊,妳在這兒幹什麽呢?’鮒魚說:‘我是東海的臣子。您有壹鬥或者壹升水救活我嗎?’我說:‘好。我去遊說吳越之王,請他開鑿運河,把長江的水引過來救妳,可以嗎?’鮒魚生氣地說:‘現在我被困在這兒,只需要壹鬥或者壹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象妳這麽說,不如早點到賣幹魚的店裏去找我好了!’”
鮒魚在車轍中只要借鬥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遊說吳越之王,開鑿運河,把長江的水引過來,鮒魚早就渴死了。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言過其實、形式主義豈不是比比皆是!形式主義的危害真是害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