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是心非
解釋嘴裏說得很好,心裏想的卻是另壹套。指心口不壹致。
出自晉·葛洪《抱樸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心口不壹致,轉過身去說法就改變了。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2、言不由衷
解釋由:從;衷:內心。話不是打心眼裏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誠信如果不是出自內心,單憑交換人質是無益的。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
3、背信棄義
解釋背:違背;信:信用;棄:扔掉;義:道義。違背諾言,不講道義。
出自唐·李大師《北史·周紀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背棄恩惠觸怒鄰國,背信棄義。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揭露、指責、譴責的場合
4、陽奉陰違
解釋陽:表面上;奉:遵守,聽從;陰:暗地裏。指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裏違背。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亦曾當面勸過他,無如蔔知府陽奉陰違,也就奈何他不得。”
也曾當面勸告過他,沒有像蔔知府那樣陽奉陰違,也就不能把他怎麽樣。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5、虛情假意
解釋虛:假。裝著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出自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壹回:“在我是虛情假意,妳聽了壹樣的難過。”
我是虛情假意的,妳知道了壹樣的難過。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