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項背相望的意思是什麽

項背相望的意思是什麽

項背相望,成語,項:頸項;背:脊背。原指前後相顧。

出自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李賢註:“項背相望,謂前後相顧也。”後來也可形容人很擁擠,連續不斷。

近義詞: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比肩繼踵、座無虛席、濟濟壹堂、摩肩接踵

拼音: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

《後漢書卷六十壹左雄傳》

左雄字伯豪,南陽涅陽人也。安帝時,舉孝廉,稍遷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請托,雄常閉門不與交通。奏案貪猾二千石,無所回忌。

永建初,公車征拜議郎。時,順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闕政,雄數言事,其辭深切。尚書仆射虞詡以雄有忠公節。

上疏薦之曰:“臣見方今公卿以下,類多拱默,以樹恩為賢,盡節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後福。’

伏見議郎左雄,數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難厄,以為警戒,實有王臣蹇蹇之節,周公謨成王之風。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

由是拜雄尚書,再遷尚書令。上疏陳事曰:“臣聞柔遠和邇,莫大寧人,寧人之務,莫重用賢,用賢之道,必存考黜。是以臯陶對禹,貴在知人。

‘安人則惠,黎民懷之。’分伯建侯,代位親民,民用和穆,禮讓以興。……臣愚以為守相長吏、惠和有顯效者,可就增秩,勿使移徙,非父母喪不得去官。其不從法禁,不式王命,錮之終身,雖會赦令,不得齒列。

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邊郡,以懲其後。鄉部親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從政者,寬其負算,增其秩祿,吏職滿歲,宰府州郡乃得辟舉。

如此,威福之路塞,虛偽之端絕,送迎之役損,賦斂之源息。循理之吏,得成其化;率土之民,各寧其所。追配文、宣中興之軌,流光垂祚,永世不刊。”

帝感其言,申下有司,考其真偽,詳所施行。雄之所言,皆明達政體,而宦豎擅權,終不能用。自是選代交互,令長月易,迎新送舊,勞擾無已,或官寺空曠,無人案事,每選部劇,乃至逃亡。

永建四年,雄又奏征海內名儒為博士,使公卿子弟為諸生。有誌操者,加其俸祿。及汝南謝廉,河南趙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經,雄並奏拜童子郎。於是負書來學,雲集京師。

是時,大司農劉據以職事被譴,召詣尚書,傳呼促步,又加以捶撲。雄上言:“九卿位亞三事,在大臣,行有佩玉之節,動有庠序之儀。

孝明皇帝始有撲罰,皆非古典。”帝從而改之,其後九卿無復捶撲者。自雄掌納言,多所匡肅,每有章表奏議,臺閣以為故事。遷司隸校尉。

初雄薦周舉為尚書舉既稱職議者鹹稱焉及在司隸又舉故冀州刺史馮直以為將帥而直嘗坐臧受罪舉以此劾奏雄。

雄悅曰:“吾嘗事馮直之父而又與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韓厥之舉也。”由是天下服焉。明年坐法免。後復為尚書。永和三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