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短兩,漢語成語,拼音是quē jīn duǎn liǎng,意思是做買賣時貨物短缺分量。又作“短斤缺兩”。
缺斤短兩簡介:
缺斤短兩(quējīnduǎnliǎng,giveshortweight),漢語成語。作謂語、賓語、定語。繁體“缺斤短兩”。指做買賣時貨物短缺分量。又作“短斤缺兩”。組句“這種缺斤短兩坑騙顧客的行為實在令人難以容忍”。出自《我是妳爸爸》:“人家來轉轉,妳們就吆喝著非拉著人家買,人家真買了就缺斤短兩坑人家”。
近義詞,短斤缺兩;反義詞,童叟無欺。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分量不足。出售的商品斤兩不足。比喻數量不夠。近義詞有:短斤缺兩、缺斤少兩,反義詞有:童叟無欺,缺斤短兩是中性成語。
缺斤短兩例句:
1、他做生意十分公道,從不做缺斤短兩的買賣。
2、那個菜販平時對顧客總是缺斤短兩,所以剛才她的菜撒了壹地,人們都屈壹伸萬,沒有人去幫她的忙。
3、這種缺斤短兩坑騙顧客的行為實在令人難以容忍。
4、而在四川敘永壹中,卻傳出食堂食物缺斤短兩,導致學生抗議吃不飽而砸食堂的事件。
5、老板接著說,“昨天,她還抱怨缺斤短兩呢!”。
6、這個攤主很會做生意,對顧客熱情且從不缺斤短兩,所以大夥兒都愛買他的菜。
7、這個賣肉商喪失了信譽,因為檢查人員發現他的秤缺斤短兩。
8、別說是缺斤短兩了,就是秤盤子上有點果仁皮也得吹出去再稱,信譽不脛而走。
9、這魚早上剛到的,放心,都是老主顧了,大姐不會缺斤短兩的。
10、兩液化氣充裝站嚴重缺斤短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