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正楷的詞語

描寫正楷的詞語

1.形容“楷書”的詞語有哪些

筆酣墨飽、筆墨橫姿、壹字見心、入木三分、下筆風雷、飛龍舞鳳、心正筆正

詞語:筆酣墨飽

拼音:bǐ hān mò bǎo

解釋: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

出處:秦牧《藝海拾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節骨眼上,沒有真正做到筆酣墨飽,因此,便不能獲得預期的作用了。”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文學作品

詞語:筆墨橫姿

拼音: bǐ mò héng zī

解釋:指書畫詩文美妙多姿。

出處:清·伍崇曜《〈陶庵夢憶〉跋》:“雖間涉遊戲三昧,而奇情壯采,議論風生,筆墨橫姿,幾令讀者心目俱眩,亦異才也。”

詞語:壹字見心

拼音: yī zì jiàn xīn

解釋: 看到壹個字就能看到人的思想。形容書法藝術能體現出人的個性。

出處: 唐·張懷瓘《文字論》:“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壹字已見其心。”

詞語:入木三分

拼音: rù mù sān fēn

解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出自: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示例:我們讀這首詩,尤其有壹種~、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成語: 下筆風雷

拼音: xià bǐ fēng léi

解釋: 形容書法或繪畫運筆迅速,氣勢浩大。

出處: 宋·蘇軾《王維吳道子畫》:“當其下筆風雷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舉例造句: 草法入篆法,下筆風雷掣。壹縱而壹橫,十蕩更十決。 清·魏錫曾《奚岡鐵生》

成語: 舞鳳飛龍

拼音: wǔ fèng fēi lóng

解釋: 猶龍飛鳳舞。氣勢奔放雄壯的樣子。

出處: 宋·張孝祥《鷓鴣天》詞:“舞鳳飛龍五百年,盡將錦繡裹山川。”

舉例造句: 文疏貴重,上印著舞鳳飛龍;經典莊嚴,外護的繡衣錦套。 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四回

成語:心正筆正

拼音:xīn zhèng bǐ zhèng

解釋:舊時認為書法的優劣與字人的品性有關,心正寫出來的字就端正。

出處:《舊唐書·柳公權傳》:"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2.贊美楷書的成語

筆底龍蛇、筆精墨妙、筆走龍蛇、蠶頭燕尾、藏頭護尾、沈著痛快、沈著痛快、初學塗鴉、跌宕遒麗、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飛龍舞鳳、豐筋多力、鳳泊鸞漂、鳳舞龍飛、鳳翥鸞回、古肥今瘠、鶴膝蜂腰、胡肥鐘瘦、畫沙印泥、畫蚓塗鴉、家雞野鶩、家雞野雉、劍拔弩張、矯若驚龍、矯若遊龍、勁骨豐肌、渴驥奔泉、渴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紙背、臨池學書、柳骨顏筋、龍飛鳳舞、龍盤鳳翥、龍蛇飛動、龍蛇飛舞、龍伸蠖屈、龍跳虎臥、龍威虎振、龍威虎震、龍驤豹變、龍翔鳳舞、龍翔鳳躍、鸞回鳳舞、鸞漂鳳泊、鸞飄鳳泊、鸞跂鴻驚、鸞翔鳳翥、落紙煙雲、綿裏裹鐵、妙在心手、墨債山積、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怒猊渴驥、飄飄欲仙、飄如遊雲、群鴻戲海、如錐畫沙、入木三分、善書不擇紙筆、唐臨晉帖、鐵畫銀鉤、唾玉鉤銀、汪洋大肆、汪洋閎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煥、下筆風雷、仙露明珠、寫經換鵝、心正筆正、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嚴家餓隸、顏骨柳筋、顏筋柳骨、顏精柳骨、壹字見心、銀鉤蠆尾、銀鉤鐵畫、銀鉤玉唾、遊雲驚龍、右軍習氣、虞褚歐顏、臻微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