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眸皓齒,漢語成語,意思是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出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唐·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元湯式《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套曲:叫喳喳錦纜移,鬧垓垓畫槳搖。那裏取明眸皓齒姆軍稍,更做道孫武子教得來武藝高。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小謝》:壹日晨興,有少女搴簾入,明眸皓齒,光艷照人。
明眸皓齒造句
1、在湖風裏,她壹頭飄逸的長發隨風飛舞,明眸皓齒,又帶著點點的憂傷,幾許的憂郁。
2、那西域女子桃腮杏面,明眸皓齒,額前垂著壹顆白色珍珠,肌膚透著緋紅。
3、女孩壹米六左右,生得明眸皓齒,肌膚賽雪,大大的眼睛中閃動著狡黠,柳腰輕擺,胸前的驕傲讓人口幹舌焦,稱其為花容月貌絲毫不為過。
4、明眸皓齒面若桃花的女人是上帝賜予的尤物,而女人的味道是自己的。
5、他的面色柔和,紋路和善,明眸皓齒,鶴發銀亮,全是稚氣童音長期滋潤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