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描寫秋天的詩句有什麽描寫青山綠水的成語有什麽
描寫秋天的詩句有:
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內》
欲知卻老延容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蘇軾《趙昌寒菊》
片雲載雨過江鷗。——吳文英《訴衷情·秋情》
霞景煥余照,露氣澄晚清。——李百藥《秋晚登古城》
千裏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沈。——納蘭性德《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溫庭筠《荷葉杯·鏡水夜來秋月》
描寫青山綠水的成語有:
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青山綠水:泛稱美好山河。
姹紫嫣紅:姹、嫣:嬌艷。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氣壯山河: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貳』 求描寫山峰·山巒·山景的詩句,成語
描寫“山”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高山安可仰,徒此依清芬——李白‘贈孟浩然’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爬山越嶺 越:過;嶺:山嶺。爬過高山,越過峻嶺。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占山為王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恩重丘山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壹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疊石為山
眾喣山動 〖解釋〗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眾喣飄山 〖解釋〗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眾喣漂山 〖解釋〗喣:吹氣。許多人吹氣,能使山漂走。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淵停山立 〖解釋〗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沈,如高山聳立。
義海恩山 〖解釋〗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義深厚。
移山造海 〖解釋〗移動山嶽,造出大海。比喻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移山填海 〖解釋〗移動山嶽,填平大海。指仙術法力高超。現多比喻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移山跨海 〖解釋〗移動山嶽,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竭海 〖解釋〗移動山嶽,使大海幹竭。比喻力量巨大。
移山回海 〖解釋〗移動山嶽,旋轉大海。比喻竭盡全力,克服巨大困難。
移山拔海 〖解釋〗移動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學如登山 〖解釋〗學習象登山壹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嘯聚山林 〖解釋〗嘯聚:互相呼召著聚合起來。指反抗反動統治而聚眾起事。
嘯傲湖山 〖解釋〗嘯傲:隨意長嘯吟詠遊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遊賞。
死重泰山 〖解釋〗比喻死得光榮。
泰山磐石 〖解釋〗比喻安定穩固。
聳膊成山 〖解釋〗肩膀聳起成了壹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同“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山遙路遠 〖解釋〗形容路途遙遠。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解釋〗指習慣成性,很難改變。
山寒水冷 〖解釋〗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山高皇帝遠 〖解釋〗指王法管轄不到。
入寶山而空回 〖解釋〗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壹無所得。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解釋〗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解釋〗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箕山之誌 〖解釋〗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箕山之風 〖解釋〗指隱士的風範。
箕山之操 〖解釋〗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箕山掛瓢 〖解釋〗用為隱居不仕之典。
積甲如山 〖解釋〗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同“積甲山齊”。
海沸山搖 〖解釋〗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海沸山裂 〖解釋〗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高山仰之 〖解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山峻嶺 〖解釋〗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登山越嶺 〖解釋〗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登山涉水 〖解釋〗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壹山不藏二虎 出處歐陽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點壹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 解釋比喻兩人不能相容示例故事
山陬海筮
『三』 贊美山的四字詞語和詩句
高聳入雲
聳入雲霄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版)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權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肆』 山巒疊嶂詩句,描寫山巒的成語有哪些,形容山巒的成語
形容山巒的,
崇山峻嶺,
層巒疊嶂,
連綿不斷等
『伍』 贊美山的四字詞語和詩句
巋然矗立(形容山穩健挺拔)
直上雲霄(形容山高)
連綿不絕(形容山脈)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題西林壁》)
『陸』 形容山很高大的詞語有哪些形容山很高大的古詩詞有哪些
雄偉
磅礴
高聳入雲
1.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杜甫《望嶽》
2.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3.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4.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杜牧《山行》
『柒』 描寫山、水的成語和詩句
安如泰山 挨山塞海 半壁江山 兵敗如山倒 拔地搖山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表裏山河 拔山超海 拔山扛鼎 拔山蓋世
白山黑水 寶山空回 逼上梁山 冰山難靠 背山起樓
跋山涉水 巴山蜀水 不識泰山 巴山夜雨 崇山峻嶺
出山泉水 春山如笑 殘山剩水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地崩山摧
地動山搖 大好河山 調虎離山 堆積如山 帶礪山河
東山高臥 刀山火海 堆山積海 刀山劍樹 登山臨水
倒山傾海 道山學海 登山小魯 東山再起 恩德如山
恩山義海 恩重如山 恩重泰山 放虎歸山 覆海移山
逢山開路 翻山越嶺 隔行如隔山 高山景行 高山流水
隔山買老牛 關山迢遞 高山仰止 關山阻隔 高臥東山
湖光山色 火海刀山 鴻毛泰山 回山倒海 河山帶礪
海誓山盟 還我河山 華屋山丘 海嘯山崩 舉鼎拔山
積甲山齊 軍令如山 聚米為山 劍樹刀山 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江山如故 江山如畫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荊山之玉 錦繡河山
錦繡山河 開門見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昆山片玉 開山祖師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力可拔山 礪山帶河 綠水青山 廬山真面目
累土至山 名落孫山 漫山遍野 名山大川 名山勝川
名山事業 南山可移 排山倒海 被山帶河 排山壓卵
青山不老 窮山惡水 青山綠水 千山萬壑 千山萬水
青山壹發 丘山之功 氣吞山河 氣湧如山 氣壯山河
日薄西山 肉山脯林 人山人海 人心齊,泰山移 山崩地裂
壽比南山 山崩鐘應 山長水遠 山高水長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山雞舞鏡 山溜穿石 山盟海誓 山明水秀
山木自寇 山南海北 山棲谷隱 山窮水盡 山清水秀
水軟山溫 山銳則不高 剩水殘山 升山采珠 壽山福海
水色山光 山水相連 山頹木壞 使蚊負山 水秀山明
山搖地動 山 *** 上,應接不暇 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肴野蔌 山珍海錯
山陬海噬? 山珍海味 山中宰相 鐵案如山 退如山移
泰山北鬥 泰山不讓土壤 他山攻錯 梯山航海 泰山鴻毛
泰山梁木 泰山其頹 銅山鐵壁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泰山壓頂
泰山壓卵 他山之石 童山濯濯 鐵證如山 穩如泰山
萬水千山 巫山雲雨 挾山超海 仙山瓊閣 愚公移山
移山倒海 野蔌山肴 遊山玩水 樂山樂水 猿穴壞山
陽煦山立 有眼不識泰山 雲雨巫山 壹葉障目,不見泰山 坐吃山崩
坐吃山空 執法如山 縱虎歸山 拄笏看山 坐山觀虎鬥
枕山棲谷 指山說磨 這山望著那山高 鑄山煮海 重於泰山
水:
水天壹色 湖光山色 壹江春水 碧水微瀾 清澈見底 涓涓細流 潺潺流水
碧波蕩漾 波光粼粼 車水馬龍 水波不興 水波粼粼
碧海青山,碧海青天,水木清華,水石清華,水色壹天,水中撈月
柔情似水 年華似水 山清水秀,青山綠水
還有帶水的成語:水字成語
水到渠成 水漲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 *** 融
水火無情 水深火熱 水性楊花 水月鏡像 水中撈月
飲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細水長流 順水推舟
混水摸魚 萍水相逢 覆水難收 車水馬龍 似水流年
『捌』 描寫“山峰、山巒、山景”的詩句或者成語有哪些
成語有:
1、高聳入雲: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雲端。形容建築物專、山峰等高峻挺屬拔。
2、千山壹碧:千山壹碧:許多山峰都是綠色的。形容綠的範圍很廣,面積非常大。是描寫綠的範圍廣的詞。指眾多高山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林,從遠處看呈現出碧綠連山的場景。
3、重巒叠巘:山峰壹個連著壹個,連綿不斷。同“重巒叠嶂”。
4、崇山峻嶺: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5、峰巒疊嶂:就是山峰多層層堆疊。
6、山川米聚:指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詩句有:
1、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2、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
3、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玖』 描寫山水的詩句 成語
壹.描寫山的詩句: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題西林石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維的<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二.描寫水的詩句:
李白<將進酒>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三.描寫山.水的詩句:
王維的<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淡如此.請貿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王維的<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山 :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2.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4.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5.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7.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6.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望廬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壹.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壹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 壹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19.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1.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壹.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壹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 壹夫當關. 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19.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1.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拾』 描寫山水的詩句和四字詞語
詩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版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權山孤。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四字詞語:山山水水、山清水秀、山高水長、綠水青山、千山萬水、大好河山、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