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徑非公室不見意思是比喻為人正直,行動正大光明。
行不由徑(拼音:xíng bù yóu jìng)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雍也》。行不由徑(徑:小路)指走路不抄小道。比喻為人正直,辦事遵循正道。主謂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
成語故事在孔門弟子中,有兩個人壹直不入孔子法眼:壹個是經常用語言冒犯孔子的宰予;另壹個是相貌不善、才情平庸的淡臺滅明。後來他們兩人先後離開孔門出仕為官,學以致用,光大儒學,取得不俗的成就。
淡臺滅明是魯國武城人,淡臺是復姓,名滅明,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歲。他的父親與武城宰王犯關系密切,王犯是吳國人,魯哀公八年,吳國興兵伐魯,兵臨武城,魯人擔心他們與吳人暗中勾結、裏應外合,魯大夫子服景伯說:吳師來,斯與之戰,何患焉?且召之而至,又何求焉?
可見他的父親在國家危難關頭是深明大義、忠於國家的。子遊任武城宰時,淡臺滅明曾在他手下做過小官,子遊覺得他為人正派、做事規矩,從來不搞旁門左道、投機取巧之類的卑劣伎倆,因此對他頗為賞識,並建議孔子將其收入孔門。
子遊向孔子推薦淡臺滅明時選取了壹個最為典型的事狀——行不由徑。徑是小路,淡臺滅明平時走路只走大道,從來不抄近路、走捷徑。他做人也是這樣,壹貫規矩本分、坦誠正直,從來不耍小聰明,不占小便宜。
行不由徑成語寓意:
周朝實行井田制,壹塊田劃井字分為九塊,中間那壹塊是公田,收成歸國家所有,周圍的八塊是私田,收成歸個人所有。井田以外的叫路,以內的叫徑。按周禮,人可以在路上行走,但是不能隨便走進別人井田裏的小徑,因為這是屬於個人的領地,穿行於小徑的行為是不合禮的。
行不由徑雖然是生活中壹個細節,卻反映了淡臺滅明為人公正無私的品質。成語告訴人們,如果人人都能像淡臺滅明壹樣嚴守規矩,從行不由徑之類的小事做起,個人雖然增加了壹些麻煩,多走了幾步路,但社會秩序得到了維護,大家得到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