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壹個:而立之年
讀音:[ ér lì zhī nián ]
釋義: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有誌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
擴展資料近義詞:當立之年
讀音:[ dāng lì zhī nián ]
釋義:指三十歲。
出處:《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