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目不識丁比喻什麽人

目不識丁比喻什麽人

“目不識丁”比喻沒有文化,壹字不識的人。

目不識丁(拼音:mù bù shí dīng)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後晉·劉昫《舊唐書·張弘靖傳》。

目不識丁指眼睛不認識“丁”字,形容壹個字也不認識。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

例句:

爺爺小時候沒上過學,目不識丁。

別看他目不識丁,說起話來卻有板有眼。

成語寓意:

唐朝高官張弘靖,出身名門,養尊處優,驕必生惡。張弘靖脾氣急躁,剛愎自用,還目中無人,收受賄賂而又膽大妄為,最終激起民憤,落得個被降職的下場。

這從反面告訴我們,為人處事要正直剛正、虛懷若谷,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友誼,並獲得支持。此外,人們要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學富五車,以免貽笑大方,或被人戲耍卻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