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取義的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意思:原指不顧原意而孤立地截取其中壹段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現泛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只根據需要孤立地取其中壹段或壹句的意思。
斷章取義是壹個成語,意思是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壹段或壹句的意思,有割裂、歪曲、曲解之嫌。這個成語通常用於形容那些不全面理解他人意圖,只根據自己的利益或立場進行片面理解和解讀的行為。
在語言交際中,人們往往需要表達復雜的思想和情感,但這種表達並不總是直接和明確的。有時,人們會使用隱喻、暗示、比喻等修辭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摘取其中壹段或壹句,就可能導致對整個意圖的誤解。
在實際應用中,斷章取義這個成語可以用於各種場合。例如,在學術研究中,如果研究者沒有全面理解某個理論或觀點的背景和內涵,只是根據自己的壹己之見進行解讀和應用,就可能犯“斷章取義”的錯誤。
為了避免“斷章取義”的錯誤,人們需要在理解和表達中更加註重整體性和語境。在閱讀或聽取他人言論時,應該盡可能了解其背景、意圖和整體觀點,而不是僅僅摘取其中壹部分。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也應該註意語境和整體性,確保自己的意圖能夠得到準確的理解和傳達。
斷章取義寓意:
斷章取義這個成語寓意深刻,它表達了壹種片面、曲解的行為方式。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聽到自己想聽到的,而忽略了整體性和語境。這種行為方式不僅會導致誤解和溝通障礙,也會引導人們走向極端和偏見。
春秋時期,通行賦詩,從詩裏斷章取義,以詩言誌。孔子為學生解詩時也常常根據教學需要斷章取義。盧蒲癸效法孔子,不避諱同宗聯姻,娶慶姜為妻,以求自己所需。
二人做法本無可非議。但對於學知識、做學問則需力戒浮躁,克服斷章取義、不求甚解的作風,做到知其然,知其不然,知其所以然,方能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