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割須棄袍
割須棄袍,拼音是gē xū qì páo,意思是形容戰敗落魄狼狽的樣子。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
意思是:曹操身在亂軍誌宏,聽見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趕緊脫下了他的紅袍,又聽見西涼軍大叫:“長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又驚又怕,趕緊用他的佩刀將胡子割掉。
2、老驥伏櫪
老驥伏櫪,漢語成語,讀音是lǎo jì fú lì,意思是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壯誌。
出自三國·魏·曹操《龜雖壽》詩:“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意思是:年老的千裏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誌仍是馳騁千裏。
3、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拼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意思是:魏武帝(曹操)行軍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們都非常口渴,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壹片梅子林,結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聽了後,嘴裏的口水都流了出來,曹操利用這個辦法促使部隊盡快趕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4、赤壁鏖兵
赤壁鏖兵,拼音是chì bì áo bīng ,意思是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於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壹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鬥。
出自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鬥智》第壹折:“想他赤壁鏖戰,全仗我東吳力氣。”
意思是:料想赤壁要爆發大規模的激烈戰爭,全倚仗我東吳的力量。
5、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拼音是yǎn qí xī gǔ,意思是放倒軍旗,停止擊鼓,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後比喻休戰或無聲無息地停止活動;或停止做某事。
出自《三國誌·蜀書·趙雲傳》裴松之註引《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意思是:趙雲退回本寨,將寨門大開,放倒軍旗,停止擊鼓,曹操大軍懷疑有伏兵,就下令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