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不可變更的法令或規則。後多比喻不可變更的信條。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黃箓齋詞》:“金科玉律,雲篆瑤章,先萬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清 周圻 《與濟叔論印章書》:“惟以 秦 漢 為師,非以 秦 漢 為金科玉律也。” 秦牧 《藝海拾貝·廣州城徽》:“我想不客氣說壹句,那些以為五只羊必須壹般大小的人的觀點,不過是把那些啤酒、火柴、電池的商標廣告的藝術奉為金科玉律罷了。”
解 釋 金、玉:比喻貴重。 科、律:法律條文。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出 處 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黃箓齋詞》:“金科玉律,雲篆瑤章,先萬法以垂文。”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清·李綠園《歧路燈》:“三表嫂是聰明人,她把她家裏那種種可笑規矩看成聖賢的~。”
近義詞 清規戒律、金口玉言、顛撲不破
辨 析 金科玉律 清規戒律
1.金科玉律多指不可變更的條規,字面上是肯定的;清規戒律多指不合理的條條框框,是應該否定的。
2.金科玉律是中性詞語,現較多作貶義,多含諷刺意味;清規戒律是貶義詞語,口吻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