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掛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掛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掛開頭的四字成語有:

掛腸懸膽

拼音:guà cháng xuán dǎn

解釋:形容擔憂,放不下心來。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合巹》:“送荊釵只愁富室褒談,良媒竟沒壹句回俺,反教娘掛腸懸膽。”

掛燈結彩

拼音:guà dēng jié cǎi

解釋:懸掛紅燈,系結彩綢。表示喜慶。

出處:《蕩寇誌》第壹壹六回:“到了那日,鼓樂喧天,掛燈結彩,說不盡那綿繡榮華,壹段富貴。”

示例:太平寨裏的土豪、劣坤、地主、有錢人,那天晚上正在用農民租谷換來的錢,~,喝唒唱戲。 ★應修人《旗子的故事》

近義詞:張燈結彩

語法:作謂語、狀語;指喜慶氣氛

掛肚牽腸

拼音:guà dù qiān cháng

解釋:極言牽掛,掛念。

出處:《白雪遺音·嶺兒調·從別後》:“從別後……心兒裏掛肚牽腸,廢寢忘食。”

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2回:“怎怪他不~。”

近義詞:掛肚牽心、牽腸掛肚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掛肚牽心

拼音:guà dù qiān xīn

解釋:牽:牽掛。形容憂慮不安的心情。

出處:元·王元鼎《雁傳書》:“從今,再不去夢裏搜尋,再不去愁中加病,再不去掛肚牽心。”

近義詞:掛肚牽腸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掛冠而歸

拼音:guà guān ér guī

解釋:掛冠:把官帽掛起來。脫下官帽隨即離去。比喻辭官歸隱。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5回:“嗣因讒奸當道,朝政日非,老夫……隨即掛冠而歸。”

示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5回:“嗣因讒奸當道,朝政日非,老夫勤王無計,恥食周祿,隨即~。”

近義詞:掛冠歸去

反義詞:東山再起

語法:作謂語;比喻辭官歸隱

掛冠而去

拼音:guà guān ér qù

解釋:冠:官帽。指辭去官職。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示例:他不願在官場與他們同流合汙,於是~。

近義詞:辭官歸隱

反義詞:東山再起

語法:作謂語;指棄官

掛冠歸去

拼音:guà guān guī qù

解釋:冠:帽子,這裏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出處:《後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工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示例:氣得彭教諭拂衣而去,遂~。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

近義詞:辭官歸隱、掛冠而歸

反義詞:東山再起

語法:作謂語;比喻辭官回家

掛冠歸隱

拼音:guà guān guī yǐn

解釋: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歸隱。

出處:魯迅《理水》:“有的咬了壹口松皮餅,極口嘆賞它的清香,說自己明天就要掛冠歸隱,去享這樣的清福。”

近義詞:掛冠歸去、掛冠而歸

語法:作謂語;比喻辭官回家

掛冠求去

拼音:guà guān qiú qù

解釋:掛冠:把官帽掛起來。脫下官帽要求離去。比喻辭官歸隱。

出處:《後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工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近義詞:掛冠而歸、掛冠歸去

語法:作謂語;指棄官

掛冠神武

拼音:guà guān shén wán

解釋:指辭官隱居。

出處:《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家貧,求宰縣不遂。永明十年,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

示例:要~,幾番說了,這回真個。

★宋·劉克莊《解連環》詞

掛席為門

拼音:guà xí wéi mén

解釋:指隱士居處。亦形容貧窮或居處簡陋。

出處:《史記·陳丞相世家》載: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跡時,家裏很窮,掛著破席子當門。

示例:誅茅作室,~。

★唐·楊炯《尋楊陷居詩》序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貧寒的生活

掛壹漏萬

拼音:guà yī lòu wàn

解釋:掛:鉤取,這裏指說到,提到;漏:遺漏。形容說得不全,遺漏很多。

出處:唐·韓愈《南山》詩:“團辭試提挈,掛壹念萬漏。”

示例:相望二千裏外,明月此心,懇懇側厘,~。 ★宋·文天祥《與遊提刑汶》

近義詞:涓滴不露

語法:作謂語;作謙辭

掛印懸牌

拼音:guà yìn xuán pái

解釋:懸:掛。高掛官印、告牌(舊時官府用以喻示下級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擔任官職。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那其間日轉千階,喜笑迎腮,掛印懸牌。”

語法:作謂語;指擔任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