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解釋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出處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順書十九首》:“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作褒義或中性。指對人的態度彬彬有禮或言語有分寸。壹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亢;不能讀作“kānɡ”。
辨形亢;不能寫作“抗”。
近義詞不驕不躁、不矜不伐
反義詞俯首聽命、俯首貼耳
例句
(1)我們為人處世;應~。
(2)我們對待外賓應該~;不能喪失國格、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