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個成語就是有仇必報 有恩也必報恩的成語有以毒攻毒、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針鋒相對、睚眥必報等。
成語解析:
壹、以毒攻毒
解釋:攻:治。中醫用語,指用含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毒瘡等惡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來反對不良事物,或利用惡人來對付惡人。
出自: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己的不識字,不通文。 ”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二、以牙還牙
解釋:用牙咬來對付牙咬。比喻針鋒相對地進行回擊。
出自: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
三、以眼還眼
解釋:用瞪眼回擊瞪眼。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來回擊對方。
出自:張天翼《新生》:“我們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敵人用大炮來轟我們,我們也用大炮去回答他們。 ”
四、針鋒相對
解釋:針鋒:針尖。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
出自: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六回:“彩雲聽著唐卿的話來得厲害,句句和自己的話針鋒相對,思忖只有答應了再說。 ”
白話文:彩雲聽著唐卿的話來得厲害,句句都和自己的話尖銳對立,尋思只有答應了再說。”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辯論
五、睚眥必報
解釋:睚眥:發怒時瞪眼睛,借指極小的仇恨。像瞪壹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範睢蔡澤列傳》:“壹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白話文:“壹飯之恩壹定補償,極小的怨恨壹定報。”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百度百科-以毒攻毒
百度百科-以牙還牙
百度百科-以眼還眼
百度百科-針鋒相對
百度百科-睚眥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