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這彭仲翔卻在背後袖手旁觀,置身事外。”
例句悲觀的由來,是在~不辯是非,而偏要關心於文壇,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沒落的營盤裏。 ◎魯迅《準風月談·“中國文壇的悲觀”》
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詞語解釋
[keep out of the business;refuse to be drawn into the matter] 不參與所發生的事情,似乎所有事物與自身毫不相幹
例:洞主身為領袖,又安能置身事外?——《鏡花緣》
引證解釋
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或推卸責任。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晉康帝》:“雖然,胡不若 徐庶 之置身事外而不與***功名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七回:“此刻兄弟已經死了,又沒留下壹男半女,弟婦將來的事,我做大伯子的,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魯迅 《準風月談·中國文壇的悲觀》:“悲觀的由來,是在置身事外不辨是非,而偏要關心於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