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馬月猴、馬:十二生肖之壹。泛指未來的歲月。
猴頭猴腦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猴子搏矢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猴子救月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尖嘴猴腮腮:面頰。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沐猴冠冕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沐猴衣冠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弄鬼掉猴比喻調皮搗蛋。
殺雞哧猴比喻懲罰壹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同“殺雞駭猴”。
殺雞駭猴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懲罰壹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嚇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俗語。比喻沒有出色的人才,差壹些的就充當主要角色。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五馬六猴形容不守規矩、不受管束的人。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衣冠沐猴冠:戴帽子;沐猴:獼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宰雞教猴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壹個以警告其餘
2. 智勝棋猴文言文《猴弈》
西番有二仙,弈於山中樹下,壹老猴於樹上日窺其運子之法,因得其巧。國人聞而往觀,仙者遁去,猴即與人弈,遍國中莫能勝。國人奇之,獻於朝。上詔征能弈者與之較,皆不敵。或言楊靖善弈——時楊靖以事系於獄,詔釋出之。靖請以盤貯桃,置於猴前,猴心牽於桃,無心弈,遂敗。
譯文
在西面的壹個番國裏有兩位神仙,在山中的樹蔭下下棋,壹只老猴子每天都在樹上偷看他們運用棋子的技法,於是就學到了他們的(運用棋子)技巧。人們聽到這件事都前往觀看,(等他們到時)神仙已經飄隱離開了,老猴和人下棋,全國上下沒有人能贏(它)。人們感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便把(這件事)向朝廷上告。皇上召集善於下棋的人和它較量,全部不是(老猴)的對手。有人說有個叫楊靖的人擅長下棋——當時楊靖因為犯法被關在監獄中,(皇上)下令釋放他。楊靖請求用盤子來裝滿桃子,放在老猴的面前,老猴的心思被桃子牽絆,沒有心思下棋,於是便被(楊靖)打敗。
3. 關於鼠猴的成語賊眉鼠眼、
投鼠忌器、
首鼠兩端、
鼠目寸光、
梧鼠之技、
貊鄉鼠壤、
膽小如鼠、
蛇頭鼠眼、
抱頭鼠竄、
鼠牙雀角、
鼠肚雞腸、
獐頭鼠目、
相鼠有皮、
城狐社鼠、
貓哭老鼠、
馬捉老鼠、
貓鼠同眠、
過街老鼠、
梧鼠五技、
羅雀掘鼠、
狐鼠之徒、
三蛇七鼠、
窮鼠嚙貍、
偃鼠飲河、
沐猴而冠、
猴年馬月、
殺雞儆猴、
尖嘴猴腮、
殺雞嚇猴、
殺雞駭猴、
猴頭猴腦、
弄鬼掉猴、
土龍沐猴、
軒鶴冠猴、
沐猴衣冠、
猿猴取月、
獼猴騎土牛、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宰雞教猴、
殺雞哧猴
4. 《猿母》/《頑猴》的文言文翻譯是“猿母中箭”和“頑猴見巧”嗎?
《猿母中箭》
原文:
僧悟空在江外,見壹猿坐樹梢,弋①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②,哀鳴數聲,乃拔箭墮地而死.射者折矢棄弓,誓不復射.(《墨客揮犀·三》)
[註釋]①弋人:射鳥的人.即下文的“射者”.②已:結束,完.
譯文:
三國時代,有壹次,鄧芝外出,看見壹只猿母抱著小猿在樹上,弄兒為樂,於是射鳥的人引弓發射,結果,猿母應聲中箭.猿母呼喚雄猿近前,將孩子托付給它後,悲戚地鳴叫了幾聲後,拔掉身上的箭,掉到地上死了.射鳥的人把箭折斷,把弓丟棄,發誓不再射箭.
《頑猴見巧》
原文: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逃,逃於深蓁。有壹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呼!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助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節選自《莊子·徐無鬼》)
釋文:
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獼猴聚居的山嶺。群猴看見吳王打獵的隊伍,驚惶地四散奔逃,躲進了荊棘叢林的深處。有壹只猴子留下了,它從容不迫地騰身而起抓住樹枝跳來跳去,在吳王面前顯示它的靈巧。吳王用箭射它,它敏捷地接過飛速射來的利箭。吳王下命令叫來左右隨從打獵的人壹起上前射箭,猴子躲避不及抱樹而死。吳王回身對他的朋友顏不疑說:“這只猴子誇耀它的靈巧,仗恃它的敏捷而蔑視於我,以至於受到這樣的懲罰而死去。要以此為戒啊!唉,不要用傲氣對待他人啊!”顏不疑回去後就拜董梧為師,改掉了他的傲態,拋棄了淫樂,告別了榮華顯耀,三年後全國的人都稱贊他。
5. 猴王出世文言文海外有壹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壹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那座山正當頂上,有壹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壹日迸裂,產壹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壹個石猴。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樟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
壹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壹群猴子耍了壹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哪裏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壹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壹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壹股瀑布飛泉。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壹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壹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壹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壹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壹般,真個好所在。石猴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壹石碣。碣上有壹行楷書大字,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勝,忽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裏面怎麽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壹座鐵板橋。橋那邊是壹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壹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竈、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壹塊石碣上,攜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裏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妳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裏壹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壹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壹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壹個個搶盆奪碗,占竈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壹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妳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壹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壹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6. 關於鼠的小古文《永某氏之鼠》
出自柳宗元《柳河東集》。 《永某氏之鼠》把那些自以為“飽食而無禍”的人作老鼠, 深刻有力地諷刺了封建剝削階級醜惡的人情世態,諷刺了縱惡逞兇的官僚和猖獗壹時的醜類。 暗喻小人得誌雖能囂張壹時,卻不能長久。依仗權勢的小人會遭到徹底被消滅的下場。第壹個人:對待壞人壞事,決不能姑息,不是妥協,而是要勇敢面對,堅決予以打擊。下面是我整理的《永某氏之鼠》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原文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以為己生歲直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飲食大率鼠之余也。晝累累與人兼行,夜則竊嚙鬥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後人來居,鼠為態如故。其人曰:“是陰類惡物也,盜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月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恒也哉![1]
翻譯
永州有壹家的主人,特別畏懼犯忌日。他認為他出生的那壹年是子(鼠)年,老鼠就是子年的神,因此非常愛護老鼠,家裏不許養貓養狗,禁止仆人擊打老鼠;家裏的倉庫、廚房,全任憑老鼠放縱災禍不管,恣意橫行。
於是老鼠們就相互轉告,(別的地方的老鼠)也都來到他家裏,大吃大喝卻沒有任何災禍。這個人家裏沒有壹樣完整的東西,衣櫃裏沒有壹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的喝的東西,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大白天,老鼠成群結隊和人在壹起活動,到了夜晚,啃東西,咬東西,打打鬧鬧,發出的聲音千奇百怪,鬧得人睡不成覺,而他始終不感到討厭。
過了幾年,這個人搬到別的州去了。後來搬進來另外壹家人,但老鼠依舊鬧得還像過去壹樣兇猛,認為這家人還跟以前的那家人壹樣。新搬來的人看見了說:"這些應該生活在陰暗地方的壞東西,偷竊打鬧得尤其厲害,是怎樣到達這樣的地步呢?"便借來了五六只貓,關閉上大門,撤除磚瓦用水澆灌老鼠洞,雇用仆人到處搜尋追捕,殺死的老鼠堆得跟山丘壹樣,老鼠的屍體被扔在偏僻的地方,臭味好幾個月後才散去。
哎!妳們認為這樣吃飽喝足並且沒有災害的日子是可以永恒持久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