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薪助火 把:握住;薪:柴火。
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患,不但於事無補,反而使事態擴大 抱火臥薪 抱火:捧著火種;臥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處境險惡 抽薪止沸 抽掉鍋底下正燃燒的柴火,使鍋裏的水不再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救焚投薪 焚:火災;薪:柴草。
投進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救焚益薪 焚:火災;薪:柴草。
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抱薪救火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杯水車薪 用壹杯水去救壹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
采薪之憂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
自稱有病的婉辭。 嘗膽臥薪 薪:柴草。
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稱薪而爨 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煮飯。
比喻只註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厝火積薪 厝:放置;薪:柴草。
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潛伏著很大危險。
釜底抽薪 釜:古代的壹種鍋;薪:柴。把柴火從鍋底抽掉。
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負薪之憂 意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
有病的謙詞。 負薪救火 背著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積薪厝火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
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隱藏著很大的危險,後患無窮。
絕薪止火 絕:斷絕;薪:柴草。斷絕柴草,使火停止燃燒。
比喻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問題。 救火投薪 為了撲滅火焰而將木柴扔進火中。
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米珠薪桂 米貴得象珍珠,柴貴得象桂木。
形容物價昂貴,人民生活極其困難。 曲突徙薪 曲:彎;突:煙囪;徒:遷移;薪:柴草。
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竈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食辨勞薪 形容見識卓越。 臥薪嘗膽 薪:柴草。
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薪盡火傳 薪:柴。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
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壹代代地傳下去。 坐薪懸膽 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
比喻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
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
比喻危機即將出現。 抱火寢薪 抱火:捧著火種;寢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危機潛伏,人安於險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機即將出現。
抱薪救焚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同“抱薪救火”。
杯水輿薪 見“杯水車薪”。 采薪之患 病了不能打柴。
自稱有病的婉辭。 采薪之疾 病了不能打柴。
自稱有病的婉辭。 嘗膽眠薪 薪:柴草。
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 秤薪而爨 薪:柴;爨:燒火煮飯。
比喻只註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綢繆束薪 綢繆:緊緊纏繞。
緊緊地把柴草捆紮成捆兒。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結合。
犢牧采薪 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反裘負薪 見“反裘負芻”。
負薪構堂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後以“負薪構堂”指繼承先人德業。
桂薪玉粒 典出《戰國策·楚策三》:“蘇秦之楚,三日乃得見乎王。談卒,辭而行。
楚王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裏而臨寡人,曾不肯留,原聞其說。
’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火盡薪傳 火雖燒完,柴卻留傳下來。比喻思想、學術、技藝等世代相傳。
救燎助薪 同“救火投薪”。 久束濕薪 長期捆著的潮濕柴草。
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粒米束薪 糧柴少得可憐。
披裘負薪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遊,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於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儀貌之壯,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後遂以“披裘負薪”為高士孤高清廉, 曲突移薪 見“曲突徙薪”。 添油熾薪 猶言火上加油。
比喻人為地激化矛盾,使事態嚴重。 枉突徙薪 據漢劉向《說苑·權謀》,有人見鄰人煙囪直立且旁有積薪,勸其改為彎曲煙囪並移走積薪;鄰人不從,後果失火。
後以“枉突徙薪”喻防患於未然。 未焚徙薪 在火患之前就先將柴薪搬開。
比喻防患於未然。 徙薪曲突 搬開竈旁柴禾,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
本謂預防火災。後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
俄而家果失火,鄰裏***救之,幸而得息。 席薪枕塊 舊時居喪者以薪草為席,以土塊為枕,以示哀苦之意。
以荷析薪 《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原謂父親劈柴,兒子不能承受擔當。
後以“以荷析薪”比喻繼承父業。 玉粒桂薪 米如玉,薪如桂。
極言生活費用之高。 止沸益薪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
喻所做與本來願望相反。 坐薪嘗膽 指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2. 帶薪的四字成語帶薪的四字成語 :
杯水車薪、
厝火積薪、
釜底抽薪、
臥薪嘗膽、
抱薪救火、
曲突徙薪、
然糠照薪、
以荷析薪、
負薪之病、
畫卵雕薪、
久束濕薪、
絕薪止火、
席薪枕塊、
犢牧采薪、
抱火厝薪、
負薪之議、
火傳窮薪、
把薪助火、
抽薪止沸、
火引冰薪、
救燎助薪、
負薪構堂、
復醬燒薪、
稱薪量水、
反裘負薪、
薪燼火傳、
米珠薪桂、
負薪之言、
厝薪於火、
采薪之憂
3. 禮( )四( )四字成語沒有禮和四的成語
禮開頭的成語就這些 :
禮奢寧儉、
禮為情貌、
禮度委蛇、
禮無不答、
禮不親授、
禮樂刑政、
禮先壹飯、
禮尚往來、
禮士親賢、
禮輕人意重、
禮儀之邦、
禮順人情、
禮廢樂崩、
禮先壹飯、
禮崩樂壞、
禮義廉恥、
禮讓為國、
禮失則昏、
禮賢下士、
禮輕情意重、
禮多人不怪、
禮壞樂崩
4. 關於禮得四字成語彬彬有禮、
禮賢下士、
禮尚往來、
克己復禮、
先禮後兵、
分庭抗禮、
以禮相待、
禮儀之邦、
傲慢無禮、
頂禮膜拜、
博文約禮、
禮義廉恥、
敦詩說禮、
儉不中禮、
以禮悔禍、
磕頭禮拜、
詩禮之訓、
言之有禮、
情禮兼到、
禮度委蛇、
詩禮傳家、
卑禮厚幣、
甘言厚禮、
三茶六禮、
禮崩樂壞、
禮先壹飯、
折節禮士、
踐律蹈禮、
焚香頂禮、
恭而有禮、
燒香禮拜、
躬身行禮、
禮順人情、
禮樂刑政、
禮為情貌、
禮無不答、
縟禮煩儀、
禮士親賢、
禮讓為國、
禮不親授、
仁禮存心、
禮廢樂崩、
頓首之禮
愛禮存羊、
富而好禮、
引經據禮、
過庭聞禮、
鵝存禮廢、
牽經引禮、
禮失則昏、
謙謙有禮、
厚禮卑辭
禮奢寧儉、
詩禮人家、
至心朝禮、
導德齊禮、
衣冠禮樂、
焚香禮拜、
各不為禮、
等禮相亢、
家無常禮
5. 薪字開頭的四字成語和帶有薪字的成語薪桂米珠
薪盡火滅
未焚徙薪
枉突徙薪
食辨勞薪
絕薪止火
覆醬燒薪
秤薪量水
坐薪懸膽
止沸益薪
坐薪嘗膽
以荷析薪
玉粒桂薪
薪盡火傳
徙薪曲突
席薪枕塊
添油熾薪
然糠照薪
曲突移薪
披裘負薪
米珠薪桂
粒米束薪
救焚投薪
救焚益薪
積薪厝火
絕薪止火
救火投薪
救燎助薪
久束濕薪
積薪候燎
火盡薪傳
畫卵雕薪
桂薪玉粒
負薪之憂
負薪救火
反裘負薪
負薪構堂
犢牧采薪
抽薪止沸
采薪之憂
嘗膽臥薪
稱薪而爨
采薪之患
采薪之疾
嘗膽眠薪
秤薪而爨
綢繆束薪
把薪助火
抱火臥薪
抱火厝薪
抱火寢薪
抱薪救焚
杯水輿薪
臥薪嘗膽
曲突徙薪
釜底抽薪
厝火積薪
杯水車薪
6. 出自成語典故的四字詞語·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瓜田李下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負荊請罪,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紙上談兵,買櫝還珠 ,
鑿壁借光,· 高枕無憂 臥薪嘗膽 , 愚公移山, 孔融讓梨,釜底抽薪,誇父追日, 鄭人買履,東施效顰
· 舉壹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刻舟求劍 ,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壹毛 · 膠漆相投 ,鳩占鵲巢,精忠報國·,·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三顧茅廬,背水壹戰,毛遂自薦, 守株待兔,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葉公好龍,邯鄲學步,
盲人摸象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三顧茅廬,點石成金 ,
大禹治水, 南柯壹夢,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完璧歸趙,餵雞起舞,杯弓蛇影,望梅止渴,草船借箭, 望梅止渴精衛填海
7. 含有禮字的四字詞語①1 禮崩樂壞
2 禮不親授
3 禮不嫌菲
4 禮度委蛇
5 禮多人不怪
6 禮煩則不莊
7 禮煩則亂
8 禮廢樂崩
9 禮壞樂崩
10 禮禁未然
11 禮樂刑政
12 禮門義路
13 禮輕情意重
14 禮輕人意重
15 禮輕義重
16 禮讓為國
17 禮尚往來
18 禮奢寧儉
19 禮奢寧簡
20 禮勝則離
21 禮失則昏
22 禮士親賢
23 禮順人情
24 禮為情貌
25 禮無不答
26 禮下於人,將有所求
27 禮先壹飯
28 禮先壹飯
29 禮賢接士
30 禮賢下士
31 禮賢遠佞
32 禮儀之邦
33 禮義廉恥
34 禮義生富足
35 禮之用,和為貴
②1 愛禮存羊
2 卑禮厚幣
3 等禮相亢
4 頂禮膜拜
5 恩禮有加
6 繁禮多儀
7 復禮克己
8 厚禮卑辭
9 季禮掛劍
10 暮禮晨參
11 情禮兼到
12 讓禮壹寸,得禮壹尺
13 縟禮煩儀
14 詩禮傳家
15 詩禮發冢
16 詩禮人家
17 詩禮簪纓
18 詩禮之家
19 詩禮之訓
20 識禮知書
21 殊禮異務
22 先禮後兵
23 以禮相待
③1 長齋禮佛
2 鵝存禮廢
3 焚香禮拜
4 家長禮短
5 敬賢禮士
6 磕頭禮拜
7 夔龍禮樂
8 人惡禮不惡
9 仁義禮智
10 燒香禮拜
11 詩書禮樂
12 衣冠禮樂
13 折節禮士
④1 傲慢少禮
2 傲慢無禮
3 卑辭厚禮
4 彬彬有禮
5 博文約禮
6 朝參暮禮
7 晨參暮禮
8 導德齊禮
9 敦詩說禮
10 多行無禮必自及
11 額手加禮
12 煩文縟禮
13 繁文縟禮
14 分庭伉禮
15 分庭抗禮
16 焚香頂禮
17 富而好禮
18 甘言厚禮
19 各不為禮
20 恭而有禮
21 家無常禮
22 儉不中禮
23 踐律蹈禮
24 克己復禮
25 慢騰斯禮
26 慢條絲禮
27 慢條斯禮
28 慢條廝禮
29 明媒正禮
30 牽經引禮
31 輕薄無禮
32 請客送禮
33 慶吊之禮
34 三茶六禮
35 通書達禮
36 通文達禮
37 同牢之禮
38 虛文浮禮
39 言之有禮
40 知書達禮
41 知書識禮
42 知書通禮
43 知書知禮
44 知文達禮
⑥1 來而不往非禮也
⑦1 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8. 關於“禮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回答:知書達禮 彬彬有禮
擴展知識:
知書達禮、讀音:zhishudali
造句:
1、老師教導我們要知書達禮
2、小米知書達禮,善良賢淑,有愛心,有誠意,熱愛家庭。
近義詞: 知書識禮、知書明理、通情達理
反義詞: 愚昧無知
知書達禮、出處: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壹折:“只我這知書達禮當恭謹,怎肯著出乖露醜遭談論。”
彬彬有禮、讀音:binbinyouli
造句:
1、他是壹個彬彬有禮的人,大家都很喜歡他。
2、我們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禮。
彬彬有禮、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孟母三遷》中有題為:本文指孟子成了壹個有禮貌的學生。
近義詞:溫文爾雅、落落大方、文質彬彬。
反義詞: 蠻橫無理、出言不遜、、蠻不講理、刁蠻任性、野蠻粗魯。
歇後語: 新媳婦拜年;七姑八舅擡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