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觀後感300字)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觀後感300字)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觀後感300字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妳想了解的問題,關註本站哦。

班超投筆從戎是怎樣的典故?

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西域的壹些主要國家和漢朝建立了友好關系。西漢末年,西域有五十多個國家。王莽當政的時候,西域諸國又跟漢朝斷絕了關系,服從了匈奴。東漢建立以後,西域諸國都想跟漢朝恢復關系。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壹年,車師、鄯善、焉耆〔yānqí〕等十幾個西域國家的國王,都把兒子送到洛陽來作抵押,表示願意做漢朝的藩屬,請漢朝設置西域都護保護他們。漢光武帝覺得自己的政權剛剛才穩定下來。騰不出力量去管西域方面的事,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求。漢明帝即位以後,北匈奴出兵騷擾漢朝,漢明帝於永平十六年派大將軍竇固帶兵去討伐匈奴。竇固重用青年將領班超,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班超字仲升,從小就有遠大的誌向。他愛好勞動,有口才,讀了很多書,但是不喜歡深刻鉆研,總想在軍事方面能為國家做出些貢獻。

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漢明帝召去做校書郎,班超和他母親也壹起跟著到了洛陽。因為家裏貧窮,班超只好到衙門裏去幫公家抄寫公文信件,掙點錢來貼補家用。可是班超不甘心自己的壹輩子就這樣庸庸碌碌地度過,他想為國家馳騁疆場,建立戰功。有壹天,他抄完了壹件公文,突然把筆投向硯臺邊上,嘆口氣說:“男子漢大丈夫,沒有別的誌向,應當效法西漢傅介子那樣殺敵報國,學習張騫那樣立功異域,爭取封侯才對,怎麽能夠老是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旁邊的人聽班古代風景畫鑒賞超這麽說,心想:這個窮小子,飯還吃不飽,誌向倒不小哩。他們斜著眼看看班超,發出了壹陣冷笑。班超不禁長嘆壹聲,輕輕地自言自語地說:“唉!小人怎麽能夠知道壯士的遠大誌向呢!”

永平十六年,班超投筆從戎的機會終於來到了。他投到大將軍竇固門下,跟著竇固出兵去攻打匈奴。班超作戰勇敢,多次打了勝仗。有壹次,竇固叫班超率領壹支軍隊去進攻伊吾盧。班超打敗了匈奴的軍隊,占領了伊吾盧,把匈奴軍隊壹直追擊到蒲類海。竇固覺得班超很能幹,報請漢明帝批準,任命班超為假司馬,並且派他和從事郭恂壹起,帶著三十六名軍士出使西域,去聯絡西域諸國,鞏固對匈奴的勝利。從此,再次通西域的任務,就由班超承擔起來了。

班超等壹行三十六人,長途跋涉,歷盡千辛萬苦,首先到了鄯善。鄯善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是西域壹個比較大的國家。鄯善王聽說他們是漢朝的使者,開始的時候對他們很恭敬,招待得十分周到。沒過幾天,態度忽然壹變,對他們顯得十分冷淡了。班超對自己的隨從說:“鄯善王對咱們的態度變了妳們覺察到了沒有?我看這壹定是匈奴的使者來了,所以鄯善王舉棋不定,不敢對咱們太親近了。俗語說,聰明的人在事情未發生以前應當有所覺察,何況現在已經看得見苗頭了。咱們應當早有準備才對!”說完,班超把服侍他們的鄯善侍者叫來,詐唬他說:“告訴我,匈奴使者來了幾天了?如今住在哪兒?”都善侍者見班超氣勢洶洶地逼問他,心裏十分害怕,連忙回答:“已經到了三天了,他們的營地離這兒三十裏路。”

班超把鄯善侍者關在壹個小房間裏,然後把自己帶去的三十六名軍士全都召集起來,跟他們壹起喝酒。大夥兒喝得正來勁的時候,班超突然站起來,激昂地對大家說:“弟兄們!妳們跟我來到西域,目的是想要立大功,求富貴。可是如今匈奴使者來了才幾天,鄯善王對咱們的態度就變了。如果咱們不采取對策,部善王很可能把咱們抓起來,送給匈奴,到那時候,恐怕咱們的屍骨也回不了家鄉啦。妳們看這怎麽辦好?”三十六名軍士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如今到了危急關頭,我們都聽您的,您怎麽說,我們就怎麽辦!”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今之計,只有趁著黑夜對匈奴人發動火攻,使他們摸不清咱們有多少人。他們壹亂,咱們就能把他們全部收拾掉,消滅了匈奴的使者,鄯善王才可能對咱們漢朝友好。”眾人壹致贊同班超的意見,連忙分頭去準備。

天剛剛黑下來的時候,班超領著大夥兒出發了。當時正好刮大風,班超叫十個人拿了鼓,埋伏在匈奴使者的營房後面,跟他們約定說:只要看到火起,就使勁敲鼓,大聲叫喊。其余二十六個人都拿了刀槍弓箭,埋伏在正門兩邊,壹見匈奴使者沖出來,就截住廝殺。壹切布置停當,班超叫人放火。火順著風勢蔓延開來,鼓聲、喊殺聲立刻響成壹片。匈奴人驚慌失措,四散逃命。班超沖上前去,手起刀落,殺死了三個匈奴人。二十六名埋伏著的軍士,也跟班超壹齊奮勇沖殺,壹***殺死匈奴人三十多個,燒死壹百多個。

戰鬥結束後,班超派人把鄯善王請來,叫他看匈奴使者的首級。鄯善王壹看,嚇得面色煞白,話都說不出來了。班超和顏悅色地開導他,叫他不要跟著匈奴反對漢朝,要和漢朝建立友好關系。部善王連連點頭表示同意,並且決定把兒子送到洛陽去做人質。

班超把這壹事件的經過向竇固報告,竇固很是高興,立即替班超向漢明帝請功。漢明帝聽說班超這樣足智多謀,膽大心細,也很高興,下令獎勵班超,提升班超為軍司馬,命令他繼續完成通西域的重大任務。

古代文人竇固向班超傳達了漢明帝的決定,讓他出使於闐〔tián〕,還準備撥出更多的士兵歸他指揮。班超只要原先的36個人,多了不要。他說:“人多了,如果遇到意外事件,行動反而不方便,有36個人就足夠了。”

於闃在鄯善西面,國勢比較強,由匈奴使者監護國政,在那壹地區稱霸。班超等人到了於闐,向於闐王轉達了東漢朝廷的友好願望,希望他和漢朝結成友好關系。於闐王因為害怕匈奴,對班超等人十分冷淡。有個巫師向於闐王出壞主意說:“大王千萬不能和漢朝通好呀!不然的話,神明就會發怒。漢朝使者有匹好馬,不如向他要來殺了祭神,神明會保佑大王的。”於闐王派大臣向班超要馬。班超已經掌握了這壹情況。他表示同意,不過提出要巫師親自來取馬。巫師果然神氣活現地和大臣壹起來牽馬。班超二話沒說,當場斬了巫師的頭,打了大臣幾百鞭子,責備於闐王不講友好。於闐王早已經聽說班超在鄯善的所作所為,這會兒感到十分害怕,就殺了匈奴使者,表示願意和漢朝友好。班超用好言撫慰於闐王,並且送了許多禮物給於闃王和他的大臣們。

班超率領三十六名軍士,繼續出使西域諸國,先後又和疏勒、車師等國結成了友好關系。他還發動這些國家的兵馬,去進攻那些還跟著匈奴敵視漢朝的國家,用巧妙的戰略戰術取得了壹連串的勝利,使得西域五十多國全都歸附了東漢。班超自己被東漢政府任命為西域都護,負責監視匈奴,保護西域諸國。這樣,從西漢末年起被阻塞了幾十年的東西交通大道,又重新暢通了,漢族地區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又繼續在那絲綢之路上頻繁地展開了。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簡介

東漢時期有位著名的將軍叫班超,他從小便誌向遠大,因家境貧寒,班超找了個替人抄書的差事掙錢養家。可班超是個有遠大誌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抄寫工作了。

壹天,他正在抄書的時候,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

大丈夫應該像他們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麽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後來,班超出使西域,終於立了功被封了侯,之後他當上了壹名將軍在對抗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同對付匈奴。

公元73年,朝廷采取了班超的建議,就派他再次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難,聯絡了西域的幾十個國家***同對付匈奴,為保衛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投筆從戎的意思是,扔下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擴展資料:

壹、文學常識

投筆從戎:班超投筆從戎是歷史的美談。後來他果真率領30多人奔赴西域制止了匈奴對鄯善的挑撥,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在西域活動前後達31年,封為定遠候,如願以償。後人用《投筆從戎》來形容文人從軍和棄文就武。投:扔掉。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

二、相關人物簡介

1、班超簡介

班超,字仲升,漢族,漢扶風平陵。除蘭臺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余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征匈奴為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百度百科-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

投筆從戎的意思是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那班超的投筆從戎有什麽故事呢?我這裏為大家帶來了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有壹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此人名叫班超。年輕的時候,班超家裏很窮,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過日子。

抄寫工作十分辛苦,而且抄寫的東西還非常多,經常要工作到半夜才能睡覺。官府對於抄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抄錯壹個字,就要責罵,還要扣工錢,甚至開除。因此,班超工作時特別小心翼翼,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眼睛直冒金星。除了累以外,抄寫工作還特別枯燥。壹份同樣的公文常常要抄好幾遍,有時甚至多達幾十遍,這使得班超非常煩躁。

有壹天,他正在抄寫公文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間站起來,狠狠地將筆扔到地上,非常憤怒地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麽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白白地消耗壹生呢!”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的外交事業做出偉大的貢獻。

從那以後,班超就扔掉了手中的筆參了軍。

永平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從北征,在軍中任假司馬之職。假司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轉向軍旅生活的第壹步。班超壹到軍旅之中,就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他率兵進擊伊吾,戰於蒲類海,小試牛刀,斬俘很多敵人。竇固很賞識他的軍事才幹。

由於他作戰非常勇敢,立下許多戰功,很快就被封了官。

後來,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同對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壹生總***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後被封為定遠侯。後來,人們把班超投筆於地、參軍作戰的故事叫做“投筆從戎”,用來比喻棄文從武,有誌報國。

——《後漢書·班超傳》

投筆從戎的意思

扔掉筆去參軍。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投,扔掉;戎,軍隊。

成語點撥

班超四十歲投筆從戎,棄文就武,體現了他的雄心壯誌。我們應像班超學習,從小就樹立遠大的誌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成為壹個棟梁之材,報效祖國。我們要意識到,國家利益高於壹切,國尚不能國,何及家與個人?武能定國,文能安邦,不管投筆從戎也好,棄武從文也罷,都只有壹個目的,為國雄於地球而貢獻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用投筆從戎造句

1)抗戰時期,許多知識分子投筆從戎,走上了馳騁疆場、報效祖國的革命道路。

2)抗日戰爭時期,許多進步青年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

3)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投筆從戎的同學可不少呀!

4)我長大以後也要學班超投筆從戎,報效國家。

5)戰爭爆發後,青年紛紛投筆從戎,奔赴前線。

6)日軍大舉入侵我國時,有的人投筆從戎,保家衛國,有的人卻楚囚對泣,束手待斃。

7)隊上的幹部,大多是投筆從戎的年輕學生。

8)1939年初春,日軍第5師團的槍聲響徹漣水上空,漣水縣城淪陷,義憤填膺的陳廷儒決定投筆從戎、棄文從武。

9)__翔的父親當年投筆從戎,報考空軍官校,加入了抗日的行列。

10)投筆從戎,既文且武;捐軀報國,雖死猶生。

11)天波府上下來了壹大幫人,都希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這個小祖宗投筆從戎。

12)投筆從戎的知識青年潘康時,竟將歌詞中的“大清深仁厚澤十余朝,列聖相承無異舜與堯”,修改為“大清篡竊已歷十余朝,列代相承無異金與遼”。

13)父親為了抗日救亡,保家衛國,拋家舍業,毅然決然投筆從戎。

14)花家世代書香門第,就是在戰爭年代,花老爺子投筆從戎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儒將!但是到這壹代的壹兒壹女卻是讓花家上下沒少折騰。

15)隨著擂臺結束,陳楊兩家的下線也開始了行動,將這些少年破除陳規,勇赴邊疆的形象,塑造的堪比班定遠投筆從戎、祖逖中流擊楫。

16)1944年8月上旬的壹天,八路軍膠東軍區到山東省文登縣葛家鄉李家莊村招兵,15歲的鞠文業和同村10多個小夥伴投筆從戎。

17)無奈何,左宗棠只得投筆從戎,自領壹軍,向浙江殺去,並在十余年後,功成名就。

18)燕頷虎頭,男子定登將相頷在頦頤之間,骨肉豐滿稍起者,如燕頷也。

19)求愛被拒後胡飲冰藉以投筆從戎救國救難為借口,扔下未婚妻秦香萍離家出走了。

猜妳喜歡:

1.成語典故投筆從戎

2.投筆從戎這個典故出自哪裏

3.棄筆投戎典故

4.投筆從戎的對對子

5.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

誰知道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壹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

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

擴展資料

班超簡介

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班超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壹年的時間裏,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百度百科—班超

百度百科—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為人很有誌向,不拘小節,但在內心孝敬父母,辦事慎重,在家中每每從事辛勤勞苦的粗活,不把幹勞苦低下的事為可恥。班超很有口才,廣泛閱覽了許多書籍。

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擔任校書郎,他便和母親壹起隨從哥哥來到洛陽。因為家中貧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書來謀生糊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

他曾經停止工作,將筆扔置壹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麽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效仿傅介子和張騫出使外國立功,以封侯,怎麽能夠老是幹抄抄寫寫的事情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誌士仁人的襟懷呢?”

後來,他出使西方國家,最終立下功勞,封了侯,最後遇見壹人,這人對他說:“尊敬的長者,妳雖是壹個平常的讀書人,但日後定當封侯於萬裏之外。”班超想問個究竟。這算命的指著他說:“妳有燕子壹般的下巴,老虎壹樣的頭頸,燕子會飛,虎要食肉,這是個萬裏封侯的命相。”

過了好久,明帝有壹次問起班固:“妳弟弟現在在哪裏?”班固回答說:“在幫官府抄書,以此所得來供養老母。”於是明帝任命班超為蘭臺令史,後來因犯了過失而被免官。

十六年,皇帝派遣他與同事郭恂壹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後,鄯善王廣禮節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後來忽然就變得馬虎怠慢起來。班超對他的從屬官員說:“難道沒有覺察出廣對待我們禮節疏薄了嗎?這壹定是有匈奴的使者來了、他猶豫不決、不知何去何從的原因。

聰明人在事情還沒有發生前就能覺察出來,何況現在形勢已經很明朗了呢?“於是把西域的侍者召來,詐他說:“匈奴的使者已經來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在哪裏?“西域侍者驚恐萬狀,把具體情況全部交代了。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現在最好的辦法,只有借著夜色用火攻擊匈奴人,讓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兵力,壹定非常震驚害怕,這樣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消滅。消滅了這些敵人,鄯善人就嚇破膽了,我們就大功告成了。“眾人說:“好。“剛入夜,就帶領著官兵直奔匈奴人的營地。

正遇上大風呼嘯,班超讓十個人帶著鼓藏到敵人住房的後面,跟他們約定說:“看到大火燒起來後,妳們壹定要壹齊擊鼓大喊。“其余的人全部帶著兵器埋伏在門兩旁。班超於是順風放火,房前屋後的人壹齊擊鼓吶喊。

敵人驚嚇得亂了營。班超親手殺了三人,官兵們斬殺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余的壹百多人全被大火燒死。班超於是召見鄯善王廣,把匈奴使者的頭顱拿給他看,鄯善全國上下震驚怕。

擴展資料:

1、班超簡介

班超,字仲升,漢族,漢扶風平陵,壹家子都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從小就立下了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理想。

他勤奮好學,思路敏捷,頗有口才,且膽識過人,在班超三十歲時,他的家庭遭到意外事變。正當哥哥發憤編著《漢書》的時候,有人向皇帝告發其“私修國史”,因而被捕入獄。班超為了替哥哥辯明冤屈,向漢明帝說明班固修《漢書》的目的是頌揚漢德,並無毀謗朝廷之意。明帝將班超召進京城做了蘭臺今史,並對班超的口才和學識有了深刻印象。

班超的字非常漂亮,年輕時就經常被朝廷雇傭,抄寫文書。當時,北方的匈奴時常侵犯漢朝的邊疆地區,還控制了西域,割斷了西域各國同漢朝的聯系。此時的他已經是博覽群書、胸懷韜略、小有名氣的史學家了。壹天,班超正在抄寫文書,忽然又想起了自己的將來,難道就這樣在抄寫文書中度過嗎?想到這裏,他情不自禁地把筆扔到地上,感慨道,男子漢大丈夫,活在世上就應當有報效國家的遠大理想,至少也應該像張騫那樣到邊關為國出力,怎麽能像現在這樣,整日和筆墨紙硯打交道呢?

班超的壹席話,遭到了同事的諷刺和嘲笑,然而他並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班超心想,壹般的人是不會理解想幹壹番大事業的人的思想的,既然自己認準了目標,就應該堅定地走下去。

公元前73年,班超的機會來了。東漢政府決定出擊匈奴,恢復和西域地區的友好關系。班超跟隨大將軍竇固出征匈奴,在軍中任假司馬。這路大軍出酒泉塞,西北至天山,大敗匈奴呼衍王,並攻占了伊吾廬。班超在戰鬥中初露鋒芒,他的軍事才能深得竇固賞識,立下了大功。為了聯絡西域各國孤立匈奴,恢復漢朝同這些國家的友好關系,在竇固的推薦下,他被任命為出使西域的使者。班超帶領著壹支由三十六人組成的使團,先到達了鄯善國。鄯善國王友好地接待了班超及其隨員,表示鄯善願意同漢朝建立友好關系。可是,幾天後,班超發現鄯善國王開始有意疏遠自己了,他警覺起來。通過觀察,班超推測匈奴也向鄯善派來了使團,而且鄯善國王已經傾向於匈奴了。於是,他十分機智地請來了接待漢朝使團的鄯善官員,兩人壹見面,班超就突然很嚴厲地問道,匈奴使團來到鄯善幾天了,妳們偷偷地把他們安排在什麽地方?這位鄯善官員壹聽,以為機密已經泄露,只好把詳細情況壹五壹十地說了出來。果然被班超料到了,匈奴派來了壹個壹百多人的使團,住在離漢朝使團駐地三十裏處。鄯善國王看到匈奴使團人多勢眾,無奈地準備和匈奴結成友好關系,從而疏離漢朝。

班超聞聽此言,立即召集自己的隨員們商議對策。班超說:“現在匈奴來了壹百多人的使團,鄯善國王正準備和匈奴建立友好關系,如果他們達成***識,我們必將死無葬身之地,大家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

隨員們都說:“班大人,我們要生就生在壹起,要死就死在壹起,妳說應該怎麽辦,我們萬死不辭。”

班超想了想,鼓動大家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也只有壹個辦法了,先下手為強。我們今天夜裏就突襲匈奴使團的駐地,把他們全部殺掉。只有這樣,鄯善國王才會和我們漢朝建立友好關系。”

眾人壹致同意了班超的決議,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當夜,班超率領這三十多位勇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了匈奴使團的駐地。班超壹馬當先,壹路砍殺,沖進了匈奴使者的大帳。壹時間,匈奴人的大營裏,火光沖天,鼓角齊鳴。等匈奴使者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時,大多數匈奴人的腦袋都搬了家。轉瞬間,匈奴使團被班超和他的隨員們消滅得壹幹二凈,而班超壹行則無壹傷亡。

第二天,班超不露聲色地去見鄯善國王。鄯善國王此時已經知道匈奴使團被漢朝使團消滅的事了。這樣,導致鄯善和匈奴結下了仇怨,鄯善只有死心塌地地依附於漢朝了。從此,鄯善國和漢朝建立了友好關系。

班超前前後後在西域***活動了三十多個年頭,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漢朝終於和西域五十余個國家都建立了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聯系。他為我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做出了不朽的業績。班超被封為定遠侯,實現了自己年輕時立下的宏偉願望。

班超棄文從武,使班氏壹族在班彪、班固、班昭這些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之外,又出了壹位大將軍,是著名的武將。而他當初放下書本,投身疆場的故事,也就是“投筆從戎”這個成語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