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鷸相持的意思是雙方相爭,兩敗俱傷,徒使第三者得利。
蚌鷸相持,漢語成語,拼音是bàng yù xiāng chí,意思是雙方相爭,兩敗俱傷,徒使第三者得利。出自《戰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翁得而並禽之。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兩者相爭。示例宋·秦觀《邊防中》:天方厭羌,內難屢起,權臣擅事,蚌鷸相持。?
反義詞:相輔相成,漢語成語,拼音是xiāng fǔ xiāng chéng,意思是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出自《歷書眼序》: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而後兩者之說始得無蔽。成語用法作賓語、分句,指相互促進。
蚌鷸相持的造句:
1、正在這時,壹個老漁夫從和河灘過,看見鷸蚌相爭,沒有費多大力氣,把它們兩個壹起抓住,高興地拿回家了。
2、但對於購房者來講,卻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3、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先哲明訓,足資做惕。
4、由於他們兩人不肯合作,結果把大好機會白白地送給對手,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