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改弦更張與改弦易轍的區別是什麽

改弦更張與改弦易轍的區別是什麽

主要區別是,意思不同、出處不同、用法不同,具體如下:

壹、意思不同

1、改弦更張

意思是指換掉舊的琴弦,再安上新的。比喻去舊更新,改變制度或做法等。

2、改弦易轍

意思是換上新琴弦、改變行車道路,比喻改變方針、辦法或方向。

二、出處不同

1、改弦更張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白話文:“我比他琴瑟不和諧,嚴重者必須改弦更張的,就可以彈奏的。”

2、改弦易轍

唐·白居易《王公亮可商州刺史制》:“況商土瘠,商人貧,可以靜理而阜安,不宜改弦而易轍。”

白話文:“何況商土地貧瘠,商人貧窮,可以用靜理而安康,不應該改弦而易轍。”

三、用法不同

1、改弦更張

連動式,作謂語。用於人。

2、改弦易轍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比喻改變方向、計劃和態度。

成語出處:

西漢武帝時期,儒學家董仲舒讀書非常非常的刻苦,他在讀書的時候能曾經三年都沒看自家後花園壹眼。這種定力無人能左右。

漢武帝聽說後就十分欣賞他的為人才華和能力,為了能讓國家更加的強大和富足。漢武帝讓他提供能施政的方略。仲舒認為秦朝時候的很多舊制度已經非常不適應現在的社會現實了,就好比琴上的舊弦壹定要換掉壹樣。見《漢書,董仲舒傳》。

後來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計劃、方法等。清.阮葵生《茶余客話》第七卷:“不改弦更張,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董仲舒根據漢代建立大壹統帝國的需要,提出了“天人感應"、“大壹統”學說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對漢代乃至後世產了非常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