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備:防備;患:患難;災禍。事先有防備就可能避免災禍。
[語出] 《尚書·說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
[正音] 患;不能讀作“ɡǔ”。
[辨形] 備;不能寫作“憊”。
[近義] 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 有恃無恐
[反義] 措手不及 臨陣磨槍 臨渴掘井
[用法] 多用來勸勉人事前要有準備以避免禍患。壹般用謂語、賓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有恃無恐”;都含有“有所倚仗而沒顧慮”的意思。但~偏重在“有準備”;是為了避免禍患;“有恃無恐”偏重在“有依靠”便無所畏懼或毫不顧忌。表示“有特殊勢力撐腰而放開膽量行事;近乎囂張”的意思。
[例句] 春季來臨;我們要作好山林禁火;以便~。
[英譯] be prepared against want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釋義]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壹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語出] 先秦·孔子《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用法] 復句式;作分句;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