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的拼音讀法是zhì。
壹、部首
火
二、結構
上下
三、筆畫
8
四、筆畫順序
撇、橫撇、點、點、點、撇、撇、捺
五、釋義
1.燒烤。
2.烤熟的肉。
3.受熏陶;受教誨。
4.中藥制法。把藥材和液汁輔料同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
六、詞語
炙熱 焦炙?膾炙?炙烤?冷炙?火炙?炙灼 炙陽 烤炙?燒炙?焙炙?炙煿?炙膾 燔炙
七、成語
膾炙人口?殘羹冷炙?炙手可熱?殘杯冷炙?炙鳳烹龍?雨淋日炙?余杯冷炙?炙雞漬酒?日炙風吹
絮酒炙雞?杯殘炙冷?炙冰使燥?熱可炙手?日炙風篩 炙手而熱
八、造句
1.炎炎夏日,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
2.這家的小籠湯包膾炙人口,許多人慕名而來,天天高朋滿座。
3.桌上擺滿了膾炙人口的佳肴。
4.壹些膾炙人口的歌曲總是深受人們的喜愛。
5.他妙筆生花,寫出不少膾炙人口的抒情詩。
6.從古至今,許多詩人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它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
九、出處
1.毋嘬炙。——《禮記·曲禮》。疏:“火灼曰炙。”
2.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西漢·司馬遷《史記·刺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