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盡弓藏”的原義指鳥打完了,就把弓收藏起來;舊時用來比喻封建帝王取得政權之後,功臣遭到廢棄或殺害;後比喻目的達到後,將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壹腳踢開。
成語出處: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鳥盡弓藏”。
運用示例:
1、三國·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2、宋·劉克莊《讀韓信馬援傳》:“病厭鳶飛鼓噪,晚悲鳥盡弓藏。”
3、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二回:“小弟從征方臘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
4、現代·魯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識時務者問:‘如果那時並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漢人也配享廟……則將如何?’我覺得頗費唇舌。”
5、現代·姚雪垠《李自成》:“壹旦義軍戰敗,將軍對朝廷已無用處,鳥盡弓藏,免死狗烹的時候就要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