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壓頂的意思是形容心情沈重、壓力巨大的狀態。
成語拼音:?tài shān yā dǐng。
成語解釋:泰山壓頂,漢語成語。意思是泰山壓在頭上。比喻遭遇到極大的壓力和打擊。出處是明·賈鳧西《木皮詞·正傳》。
成語出處:
1、明·賈鳧西《木皮詞·正傳》:給了他個泰山壓頂沒有躲閃,把那助紂為虐的殺個凈,直殺的血流飄杵,堵了城門。
2、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傳說故事。據說,春秋時期,齊國有壹個叫做孟嘗君的人,他有壹天去拜訪晉國的太子,途中遇到了壹個叫做白馬非馬的謎語。孟嘗君沒有想明白,很是煩惱,就在這時,他看到了泰山壓頂的景象,感覺到自己的壓力比泰山還要沈重。
泰山壓頂的造句
1、胸中沒有大目標,壹根稻草壓彎腰;胸中有了大目標,泰山壓頂不彎腰。
2、青龍禪杖敲下象泰山壓頂,白娘子有孕在身,漸漸支持不住,只得敗下陣來。
3、青龍禪杖敲下壹象泰山壓頂,白娘子有孕在身,漸漸支持不住,只敗下陣來。
4、鄭延武毫無思想準備,他萬沒料到反抗會這麽突然,這麽有力,如泰山壓頂。
5、為了兒女,為了家,風狂雨大都不怕,泰山壓頂不彎腰。您辛苦了,父親。
6、公元前221年,王賁帶了幾十萬秦兵像泰山壓頂壹樣,從燕國南部直撲臨淄。
7、總喜歡鬧著別人陪他玩,如果妳不順著他的意思,妳將會受到泰山壓頂的懲罰。
8、公元前221年,王賁帶了幾十萬秦兵像泰山壓頂壹樣,從燕國南部直撲臨淄。
9、這回黑牛來了精神,只見它前腿壹擡,來了個泰山壓頂之勢,把黃牛壓在地上。
10、耳朵,卻好像聽懂了壹般,轉向穆晃,定了定身,便如泰山壓頂似的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