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故事 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成語故事50字,歡迎大家閱讀!
成語故事50字1
量力而為
故事:公元前712年,鄭莊公借口許莊公不聽周天子的命令,聯合齊、魯兩國消滅許國,在處置問題上齊歷公提議讓魯國管轄,魯隱公則提議讓鄭莊公管轄。鄭莊公量力而行將許國分成東西兩塊,東部由許莊公之弟許叔管,西邊交大夫公孫獲管轄。
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壹個洞引來鄰家的光明,讓光明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許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以為很奇怪,問他為啥這樣,他說:“我但願能得到妳家的書,通讀壹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舌戰群儒
東漢末年,劉表過世,劉琮投降曹操,情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為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壹齊前去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陟、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最後贊同聯劉抗曹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壹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以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祥,我偏不這樣想,我們幹脆之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怎樣?”劉琨欣然贊同。於是他們每壹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中斷。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最後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壹手好 文章 ,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完成了他報效國度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足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語故事50字2
專心致誌
從前有壹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十分高超。秋有兩個學生,壹齊跟他學習下棋,其中壹個學生十分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壹個卻不這樣,他認為 學下棋 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裏,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裏卻想著:“要是此刻到野外射下壹只鴻雁,美餐壹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壹點也沒聽進去。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壹個名師傳授,但是,壹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壹個卻沒學到壹點本事。
與虎謀皮
傳說 周朝有人個性喜歡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狐貍就傳警報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羊呼叫同伴壹齊藏到茂密的森林裏去了。結果他沒有制成壹件皮袍,沒有辦成羊肉祭祀宴會
風聲鶴唳
東晉時期,前秦國王苻堅企圖消滅東晉,東晉宰相謝安派謝石為征討大都督,分兵三路夾擊秦軍。苻堅登上壽陽城,看見晉君陣容整齊有些畏懼。晉軍用計圍攻苻堅的秦軍,秦軍大敗,在潰逃的過程中聽到風聲或鶴叫聲,都以為是追兵
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宋代理學大家。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我的學問,毅然放下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之後程顥死,他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壹日,他和朋友遊酢壹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壹旁不肯離去。等程頤睜開眼睛時,門外的雪已經積了壹尺多厚了,兩個人仍然站在那裏。
成語故事50字3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壹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壹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臥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他的舉動,在十裏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哄堂大笑
宋朝時候,有個叫馮相的官員。有壹天,他穿著壹雙新靴子走進辦公的衙門。壹個同僚問他:“您買這雙新靴子花了多少錢?”他擡起壹只腳說:“九百。”那個同僚驚奇地說:“怎麽我這雙靴子花了壹千八百呢?”馮相又擡起另壹只腳說:“這只也是九百。”滿屋的人都大笑起來。
雙管齊下
唐朝有壹位著名的畫家名叫張璪,他擅長畫山水、松石,特別是畫松樹尤其叫人稱絕。張璪作畫的時候,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壹管筆,可以同時在紙上作畫。壹管筆畫蒼翠的松枝,另壹管筆畫枯幹虬枝,畫出的松樹惟妙惟肖,誰看了他的畫都感到驚奇,人們都說他是神筆。張璪還有兩個畫畫的絕招:壹是用無筆頭的禿筆繪畫;二是用手指畫畫。他拿壹塊白絹,用手指蘸上顏料,左抹右塗,壹會兒就作成壹幅山水樹木的作品。
成語故事50字4
栩栩如生
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壹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做了壹場夢,夢見自己變成壹只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覺得非常快活得意,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麽壹個人。襄王聽了莊辛的話,感到十分振奮,封他為陽陵君,采用了他的計謀,收復了不少失地。
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著名的畫家叫文與可,特別擅長畫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後種了許多竹子,壹年四季,他都在仔細觀察竹子的形態和變化。所以每次要畫竹子時,他的胸中就已經有了十分生動、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熟能生巧
宋朝時,有個人叫陳堯咨,他壹箭射斷了壹根細樹枝。正在自鳴得意時,旁邊壹個賣油的老翁把壹枚銅幣放在油葫蘆口上,舀了壹勺油從高高的地方倒下來,油從銅幣的小孔裏穿過,流進油葫蘆裏去了。陳堯咨非常驚奇,老翁說:“不過是熟能生巧而已。”
水滴石穿
從前,有個廉潔的縣官,他審問壹個拿了公家壹枚銅錢的倉庫管理人。那人說:“不就是壹枚銅錢嗎?”他提筆寫下壹行批語:“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說,壹天偷壹枚銅錢,壹千日就是壹千枚;天天用繩鋸木頭,木頭也會斷;水珠天天滴在石頭上,石頭也會被滴穿。
成語故事50字5
百發百中
在楚國的壹個練武場上,許多射手在比武 射箭 ,有個射箭能手養由基,連續幾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說:“射中靶心,還算不了什麽。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那還差不多。”養由基站穩腳步,張弓搭箭,壹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無價之寶
戰國中期,魏國有壹個農民在地裏耕作時,得到壹塊壹尺見方的玉。他把玉獻給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鑒定,老玉工說:“恭喜大王得到了壹塊罕見的寶玉。”魏王問:“這塊玉值多少錢?”老玉工說:“有錢也買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價,也只能看壹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賞了獻玉的人。
畫龍點睛
南北朝有個畫家叫張僧繇。傳說他在壹所佛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都沒畫眼睛。大家問他:“為什麽?”他回答:“有了眼睛,龍會飛走的。”人們以為他說大話。他只好為兩條龍畫上眼睛。立時雷電破壁,兩條龍騰空而去,墻上只剩下沒有眼睛的兩條龍。
畫蛇添足
戰國時,楚國壹座寺廟的主人,送給看守廟宇的幾個人壹壺酒。人多酒少,不夠喝。有人提議,誰先畫完壹條蛇,這壺酒就歸誰。大家贊同,畫了起來。壹人先畫好了,看別人還在畫,他又給蛇畫了四只腳。這時,另壹個人也畫好了,那人說:“沒有腳,妳畫的不是蛇。”說完就把酒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