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來自古代的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來自古代的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指鹿為馬

秦朝二世皇帝的時候,丞相趙高想造反,怕別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試驗壹下。他把壹只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不說話,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

2、葉公好龍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麽地渴望人才,多麽喜歡有知識才幹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麽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壹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

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壹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壹個故事,並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壹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麽又走掉了呢?”,於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

那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

壹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裏,它把頭伸進窗戶裏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3、買櫝還珠

壹個楚國人,他有壹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壹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麽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壹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

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壹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

壹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壹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壹邊欣賞著木盒子,壹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4、畫蛇添足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壹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壹個人喝則有余。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壹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

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壹個人已把蛇畫成了。

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妳怎麽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5、井底之蛙

壹口廢井裏住著壹只青蛙。有壹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壹只從海裏來的大龜。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妳看,我住在這裏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壹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裏,睡在磚洞邊壹回。

或者只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裏: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裏散壹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蝦,誰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裏的主人,在這井裏極自由自在,妳為什麽不常到井裏來遊賞呢!”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

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妳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裏;海的深度,哪只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裏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裏有七年大早,海裏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裏,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蛙聽了海龜的壹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裏,再沒有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