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雞鳴狗盜的成語歷史典故原文 雞鳴狗盜的主人公是誰

雞鳴狗盜的成語歷史典故原文 雞鳴狗盜的主人公是誰

雞鳴狗盜的主人公:孟嘗君的門客。

成語: 雞鳴狗盜

拼音: jī míng gǒu dào

解釋: 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出處: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壹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壹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舉例造句: 報仇的這樁事,是樁光明磊落,見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須這等雞鳴狗盜,遮遮掩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

拼音代碼: jmgd

近義詞: 旁門左道

反義詞: 正人君子

歇後語: 孟嘗君過函谷關

燈謎: 孟嘗君的門客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小本事

英文: small tricks

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出訪秦國,秦國的相國出於嫉妒勸秦昭王殺死他,秦昭王把他關了起來。孟嘗君的門客晚上裝成壹條狗混進秦宮偷白狐袍子送給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嘗君。孟嘗君壹行深夜逃到函谷關,門客學雞叫騙開城門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