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字美好的成語只有兩個:萍水相逢,萍水相遇,具體解釋如下:
壹、萍水相逢
拼音:píngshuǐxiāngféng
釋義: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譯文:偶然相逢,滿座都是他鄉的客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無深交
二、萍水相遇
釋義:比喻素不相識之人偶然相遇。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9回:“我與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為我破格!”
譯文:我給您未遇之先,已接受先施舍的恩惠,等到萍水相遇,怎麽能為我們打破常規!
擴展資料
含有“萍”的成語:泛萍浮梗、風萍浪跡、萍飄蓬轉,具體解釋如下:
壹、泛萍浮梗
釋義:浮動在水面的萍草和樹根。比喻蹤跡漂泊不定。
出處:唐·徐夤《別》詩:“酒盡欲終問後期,泛萍浮梗不勝悲。”
譯文:喝酒到尾聲,想問問後面的事情,漂蕩無定桃梗不禁悲傷起來了。
二、風萍浪跡
釋義:比喻飄泊無定。
出處:柔石《二月》:“蕭澗秋在這六年之中,風萍浪跡,跑過中國底大部分的疆土。”
三、萍飄蓬轉
釋義:像浮萍隨水飄蕩,像蓬草隨風飛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甚或金盡裘敝,恥還鄉裏,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
譯文:甚至有的金完全大衣敝,恥辱回到家鄉,浮萍飄泊轉,不通音訊的人,也往往有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