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泰語俗語與諺語

泰語俗語與諺語

泰國地處熱帶,長夏無冬。人們普遍喜涼厭熱,故常用“熱”比喻不好的事,如泰語用“炎熱”表示痛苦;用“避熱靠涼”表示“避災趨福”。泰國的氣候不僅熱,而且還潮濕多雨。雨水與泰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泰國人創造了壹些與“雨”有關的俗語,具有豐富的隱喻意義和文化含義,映射了現實生活的壹些普遍真理,如“雨季買雨傘”是說由於沒有做到未雨綢繆,在雨季來臨時才不得已花高價去買雨具。這句話相當於漢語的“臨時抱佛腳”,比喻倉促應對的舉動或不合時宜的行為。再如,“下大雨卻不均勻”意為雨水的恩澤沒有惠及各方,比喻待人或做事厚此薄彼,未能壹視同仁。

泰國有“萬象之國”的美稱。作為泰國的國寶和泰國人的守護神,大象與泰國人民的生活關系極為密切,故人們常用它來打比方。比如,中國人常用“殺雞用牛刀”來比喻花大力氣辦小事,而泰國人則說“騎象捉螞蚱”;漢語說“看兒先看娘,看兵先看將”,泰語是“看女要看娘,看象看尾巴”;漢語說“殺雞取卵”,泰語則說“殺大象取象牙”;漢語說“壹箭易折,十箭難斷”或“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起來力量大”,泰語則說“箭裝滿袋大象踩不斷”或“團結起來的力量勝過大象”。除了大象,鱷魚也是泰國常見的動物,漢語有“前門拒虎,後門進狼”之說,泰語則是“躲過老虎,又遇鱷魚”(或“逃出虎口又進鱷魚嘴”);漢語說“多此壹舉”,泰語則說“教鱷魚遊泳”。

泰國是傳統的稻米生產國。米飯是泰國人缺之不可的日常食物。泰國人對米飯有壹種特殊的敬重,常拿它來隱喻生活的點點滴滴,如用“米飯難得,檳榔價貴”比喻經濟狀況不好;“飯放久了會餿,魚腌久了會臭”表示兩口子在壹起生活久了感到厭煩。另外,泰國人喜歡吃富有刺激性的調味品,如辣椒、蔥、蒜、姜等,民間有“沒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語。

泰國是舉世皆知的“黃袍佛國”,全國絕大部分人口都信仰佛教。信眾在禮佛時有壹種習俗,喜歡用壹小塊金箔貼在佛像上以示虔誠和尊敬,於是泰語有句成語“佛像背上貼金”,意思就是做了好事卻得不到贊揚、勞而無功。

泰國人普遍認為 “萬物有靈”。嬰兒出生三日,家人就要給嬰兒做“嬰兒三日禮”,泰語叫“三日招魂”;嬰兒滿月要做“滿月禮”,泰語叫“滿月招魂”;孩子小,受不起驚嚇,稱為“魂弱”;孩子受了驚嚇,說“失魂落魄”;提心吊膽稱為“魂掛了起來”。這些俗語都客觀地記錄了泰國人靈魂信仰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