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急迫得不能等待。
迫不及待:
[成語解釋]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典故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近義詞]刻不容緩、急不可待
[反義詞]待機而動
[成語舉例]他迫不及待地推開門,走進屋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狀語;形容心情急迫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近代
擴展資料:
近義詞:刻不容緩
[成語解釋]刻:指短暫的時間;緩:延遲。指形勢緊迫,壹刻也不允許拖延。
[典故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歷又吉,何疑?事不容緩。”
譯文:皇帝登基就是好日子,而且掌管天文的官員又說是吉日,還有什麽好遲疑的,形勢緊迫,壹刻也不允許拖延。
[近義詞]迫不及待、火燒眉毛
[反義詞]綽綽有余、悠閑自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緊迫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