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省時度勢啥意思

省時度勢啥意思

審時度勢的意思是指分析現狀,估量形勢的發展變化。

壹、成語出處

1、最早出處

唐·呂溫《諸葛武侯廟記》:“未能審時定勢,大順人心。”?

2、衍生典故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鄉試遇水火災》:“劉欲畢試以完大典,俱審時度勢,切中事理。”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審時度勢”。

二、成語故事

朱元璋登基稱帝後,給昔日與他並肩作戰的將領們都加了封號,賞了俸祿。當時他封李善長為丞相,李善長乃是最早跟隨朱元璋起義的人之壹,也是朱元璋的同鄉,在行軍打仗中,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因此,在建立大明王朝的時候,朱元璋按功行賞,把他排在了第壹位。

但是做了宰相後的李善長,隨著時移勢遷,開始變得奢侈享受、心胸狹隘。朝中官吏,凡是順從他的就加以提拔;凡是不附和他的,就暗中想辦法整治他們,將其發配到外地去。

時間長了,朱元璋也覺察到了李善長的不足之處,再加上他的兒子李壹雅無惡不作,李善長不僅不加以管教,反而處處庇護,惹得朱元璋大為不滿。這壹天,朱元璋又為壹事對李善長生起氣來,當場呵斥道:“妳退下去吧!我當初怎麽會想起來用妳這個丞相?”

事後,朱元璋決意要換相。因此,壹天朱元璋特地召劉伯溫前來計議,其實當初封相的時候,他考慮過讓劉伯溫做宰相。劉伯溫聽了朱元璋的想法,先是壹楞,心想:“更換丞相,並非小事,關系到社稷前程。朝中功臣宿將又多,要當好這個丞相也不容易。”

審時度勢後,便勸朱元璋道:“擅長乃是大明之臣,享有盛望,他做丞相,可以調和諸將,有利於上下同心。依臣下之見,還是看他的長處,不換為好。”“啊?”

聽到劉伯溫這麽說,朱元璋大吃壹驚,靜靜地看了看劉伯溫,慨然地問:“擅長多次說妳壞話,想加害於妳,妳為什麽這時候還要幫他說情呢?”劉伯溫笑笑說:“他想加害我,這乃是私人恩怨。更換丞相,乃是朝廷大事。臣下怎麽敢以公報私、以小損失呢?”

劉伯溫說得語重心長、情真意切,使朱元璋深受感動,心中暗贊:伯溫先生真不愧忠良之臣。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伯溫果然如此。贊嘆至此,朱元璋不由得心頭壹亮,滿臉堆笑,高興地說道:“先生有如此的氣量,真是難得。如今我的這個丞相,就要先生妳來當了。”

劉伯溫壹聽朱元璋要他做丞相,連忙跪倒在地,拜辭道;“不行,不行!這事就好像是給房屋更換梁柱,必須使用大木。臣下乃是壹根小木,怎麽可以呢?否則,那房子是會倒塌的呀!”

朱元璋聽了,半晌沒有作聲,想到朝中李善長勢力龐大,劉伯溫也確實有自己的難處,最後只好算了,說道:“這事以後再說吧!”劉伯溫辭謝而去。

成語寓意與成語運用

壹、成語寓意

審時,是壹種遠見卓識的準確;度勢,是壹種心裏有底的把握。審時度勢,更是壹種心明眼亮、運籌帷幄的大自若。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要想有所作為,就要適應時勢的需要,不能逆潮流而動。

每個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客觀矛盾,從而形成不同的變化趨勢。只有審時度勢把握和順應客觀的變化趨勢,才能抓住機遇,爭取事業的成功。

二、成語運用

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