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世獨立,漢語成語,拼音是yí shì dú lì,“遺世”的意思是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獨立”的意思是壹種超凡脫俗的意境。出自《前赤壁賦》。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褒義示例:吳門家太仆,示余以《望遠圖》,乃十四歲女子所作,霧鬢雲鬟,薄施水墨,真~矣。(清·楊漱玉《玉臺畫史·無名氏女子》)。
遺世獨立近義詞:
與世隔絕、人跡罕至、渺無人煙、離群索居、無人問津、門可羅雀等。
1.與世隔絕。
與世隔絕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為yǔ shì gé jué,是指與文明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罕至的極偏僻地方。出自《泰山極頂》。
2.人跡罕至
人跡罕至的意思: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出自:漢·荀悅《漢紀·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譯文:少數民族風俗不同的國家,遼絕異黨的地方,車船不通,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