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火中取栗的讀音

火中取栗的讀音

火中取栗的讀音為huǒ zhōng qǔ lì。

1、成語解釋: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與貓》裏說,壹只猴子和壹只貓看見爐火中烤著栗子,猴子想吃,就騙貓給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結果貓不但沒有吃著栗子,反倒把爪子上的毛燒掉了。在火中偷取栗子,引申為巨大的危機和風險中博取利益。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壹無所得。還可指冒險行事,使自己蒙受損失。

2、引用:

1)警世論:火中取栗,徒自損傷。

2)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麽。我們不能為別人火中取栗。

3、例句:我勸妳不要因為壹點兒小利,去幹這種為他人火中取栗的蠢事。

4、近義詞:為人作嫁 作嫁衣裳 耕人之田 代人受過

5、反義詞:坐享其成 不勞而獲 坐吃享福

6、使用:使用"火中取栗"這個成語時,常常表達貶義,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能警示人們不要為了個人私利而冒險或損害他人利益。

拉封登

1、人物簡介:拉封登是法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家之壹,寓言詩人。他被19世紀法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泰納譽為“法國的荷馬”。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以及莫泊桑的《壹生》都提到他是法國古典文學作家中著名的詩人。他的作品經後人整理為《拉·封丹寓言》。

2、拉封登寓言:拉封丹寓言大都取材於古代希臘、羅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紀和17世紀的民間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貴族、教士、法官、商人、醫生和農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個階層和行業,描繪了人類的各種思想和情欲,是壹面生動地反映17世紀法國社會生活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