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定力”,通常是被用來形容壹個人具備處變和把握自己的意誌力。
其中,“定力”是個佛教用語,為五力之壹。“定力”即消除煩惱、妄想的禪定之力。“定”被認為是佛法的中樞,佛法修行者的定力將直接關乎他能否修成正果。
關於“有定力”的史例記載:
2500多年前,位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迦毗羅衛國王之子悉達多·高達摩,在19歲時放棄了王位,離開了妻子,出家修行,只為探索宇宙的真諦,拯救眾生的苦難。
他在雪山上苦修了六年,又在菩提樹下沈思,沈思了49天,在晚上看星星時,他大徹大悟,從而建立了佛教。這個人就是釋迦牟尼佛。
擴展資料:
形容壹個人“有定力”的成語:
1、從容不迫
讀音:cóngróngbúpò。
釋義:態度鎮靜,不慌不忙,從容鎮定。
出自:《詩經.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長民,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德歸壹。
譯文:古時候的百姓,衣衫整潔,神色從容如常,這就是品德壹致的齊國百姓。
2、穩如泰山
讀音:wěnrútàishān。
釋義:穩健如泰山,形容像泰山壹樣穩固,不可動搖,也可形容人在緊急情況下的從容態度。?
出自: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譯文:想要改變就去做做,這是很簡單的,應該毫不動搖。
百度百科——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