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成語來源於《列子》: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壹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人的兒子偷走了,於是,他處處註意那個人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覺得那人無論是走路的樣子,還是臉色都像是偷斧的人。後來,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覺得他走路的樣子、臉色都不像是偷斧的人。
人有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多疑的性格鑄成了這樣的錯誤,有時候或許是因為壹些誤會才有了這樣的尷尬,而這種錯誤或尷尬有時往往因為沒有解釋的機會,而使這種現狀持續下去,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越來越深。
往往等事情真相得以明白的時候,卻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究其根本卻不外乎人之內心的浮誇,修煉不到平和的淡定。每逢大事小事,身邊總少不了那種“竊竊私語”的傳遞,壹切都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壹切過後,卻又都隨風而逝,不過是幾天的閑議而已,卻把壹個人性表露無遺。
”)。《呂氏春秋》雲:“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顏色、言語、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竊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也。”講的也這樣的道理:因為“相信”鄰居之子偷了斧子,所以怎麽看他都像小偷;後來找到了斧子,“相信”鄰居之子沒有偷斧子,所以怎麽看他都不像小偷了。在這方面,經驗上的感知和觀察無法修正信仰,信仰反倒能夠篡改經驗上的感知和觀察。我們壹旦認定本某個文本是“經典”(“相信”),哪怕簡陋至極的“床前明月光”或“明月松間照”,都會在經驗的層面上尋找各種證據來證明它的“經典性”,甚至根本不需要在經驗的層面上尋找任何證據,就認定它們是字字璣珠的經典。
這還告訴我們,經典是“追認”、“追封”的結果,甚至是在記憶和懷念中以悼詞的形式提出的。那些動輒就要“創造經典”的無知妄人,哪裏明白這個道理?肝腦塗地、殫精竭慮地要創造經典的,到頭來不過弄了壹堆濁臭逼人的垃圾;脫口而出、信筆而來的,未必不能成為令人肅然起敬的經典。人算不如天算,因為把握壹個時代的深層欲望,觀察、迎合其走向,並不是“有誌者事竟成”的事情。在經典化問題上,“瞎貓碰上死耗子”包含著更為深刻的道理,更符合經典化的無意識邏輯。
故事說:有人丟失了壹把斧子,怎麽找也沒有找到。後來他認為是鄰居的兒子偷去了,他註意到鄰居孩子的言行,神情,怎麽看都像是壹個小偷。於是他斷定斧子是那個孩子偷去了,心裏還對自己說,“我早就看出那家夥不是個好東西。”後來有壹天,他上山砍柴,在壹棵樹邊上發現了自己丟失的斧子。現在他才想起來,原來是前天自己忘記在這裏了。他後悔自己隨便懷疑鄰居孩子。回家後,再看那個孩子的言行和神情,根本不像是偷東西的人。於是他又對自己說,“我早就想過,他不是那種偷東西的人。”
丟斧子的人懷疑鄰居家的兒子偷了他的斧子,主觀上,丟斧子的人缺少冷靜,不去做調查研究,只憑主觀想象就懷疑鄰居家的孩子偷了他的斧子,實在不為可取。或者這個丟斧子的人有精神缺欠,天性多疑,甚至對鄰居有敵視心理。大家住在壹起,不能做到互相信任,實在是壹種可悲的事,任何人都要先以信立身,然後再做到相互信任,沒有“信”,就沒有個人價值,沒有“信”就沒有人類社會,今天說的誠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更是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幸好,丟斧子的人懷疑鄰居的心理沒有表現出來,萬壹他對人說了:“我丟的那把斧子壹定是鄰居家小孩偷走的。”再將他的猜疑傳到小孩耳朵裏,瞧不打起來才怪?
鄰裏間很多摩擦,都是由懷疑引起的,再有長舌婦們的傳老婆舌頭,無事生非,那就沒有好日子過了。我的壹個朋友,住在壹個小區裏,這個小區裏有幾戶跨國婚姻,就有長舌頭的人說閑話,什麽圖人家是外國人呀,只要帶出去保準散夥呀,再難聽的,就更等而下之了。結果鬧得大家都過不安靜,妳說我是聽誰說的,他說是誰告訴我的,說人家原來就不是大閨女,又拿不出證據,打成壹鍋粥,最後誰也不理誰,天天打頭碰臉,走對面也不說話,那還有個什麽住頭?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千萬別沒事找事,君子聽見傳言,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息事寧人,大家和睦相處,小人無風三尺浪,聽見壹點風聲,加油加醋,傳老婆舌頭,說缺德話,鄰裏打起來,他看熱鬧,這就是害群之馬。
鄰裏和睦相處,是壹門學問,大家要安下心來,學好這門學問,然後才能有好的居住環境,千萬不要很好很好的小區,就是住著不開心,白糟蹋了壹片好房。
人生啟示]
遇到問題要調查研究再作出判斷,絕對不能毫無根據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地瞎猜疑,往往會產生錯覺。判斷壹個人也是如此,切忌以自己主觀想象作為衡量別人的標準,主觀意識太強,經常會造成識人的錯誤與偏差。
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領導在人才的應用上,常憑著主觀意識去任命壹個人,而不加以客觀、公正的審核。感情用事是領導的大忌。對人對事,領導都不要先入為主,帶上有色眼鏡看人,更不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否則,公司就會失去很多優秀人才。
猜疑心重並不是罕見的性格缺陷。為了能消除猜疑心理,首先要了解猜疑心理是怎麽產生的。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猜疑是壹種不符合事實的主觀想象,是壹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心理。有猜疑心的人,往往先在主觀上假定某壹看法,然後把許多毫無聯系的現象都通過所謂的“合理想象”拉扯在壹起,來證明自己看法的正確性。為了能達到這壹目的,他們甚至能無中生有地制造出壹些現象。真是猜猜疑疑,疑疑猜猜,越猜越疑,越疑越猜。明白了這壹道理後,就可以從以下兒個方面來克服自己的猜疑心理:
(1)保持頭腦冷靜。現實生活中,許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
前,由於猜疑者消極的自我暗示心理作崇,卻會覺得事情順理成章。例如,成語“疑人偷斧”中的那個“亡斧者”,就是硬把鄰居正常的言談舉止看成是不正常的,以自己的主觀猜測代替了客觀事實,而沒有保持冷靜的客觀分析態度。所以,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觀察、分析和思考問題,是消除猜疑的途徑之壹。當然,要做到這壹點並不容易。除了要註意在觀察時要放棄原先的假定,以防止這壹先人為主的假定產生心理定勢外,還要牢記“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古訓,請壹些自己信得過的人幫助分析,以消除壹些荒唐可笑的先人之見。
(2)註意調查研究。有了猜疑心後,要註意加強調查研究。調查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俗語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不能聽見別人說什麽就產生懷疑,要
以眼見的事實為據。況且,有時眼見也未必是實,這就得花費壹定的時間和功夫,找出實質性的東西。
(3)及時開誠布公。猜疑往往是彼此間缺乏交流,人為設置心理屏障的結果也可能是由於誤會或別人搬弄口舌的結果。明白此理,我們就應當通過適當的方式,同被疑者進行開誠布公、推心置腹的交談。在這個問題上,死要面子是毫無意義的。相反,如果妳能誠懇相告,對方未必會認為這是妳對他的不信任,他甚至能從妳的壹片誠意中,進壹步看出妳對他的信賴,從而冰釋前嫌,越發敬重妳。而如果妳把疑心緊鎖胸中,則只會加深矛盾,惡化相互間的感情。
(4)堅持待人以寬。猜疑心重的人,大多對自己要求不高,對別人倒多少有些
苛求。比如,妳看到別人背著妳講話就不高興。換言之,別人的交往方式必須符合妳的心意才行,這不有點苛求於人嗎?又如,妳看見老師有時對妳態度冷淡點也不高興。換言之,妳要求老師對妳的言談舉止始終充滿熱情,而不能因為他(她)本人的心理狀態而有所變化,這豈不有點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