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墻桃李,漢語成語,拼音是 mén qiáng táo lǐ,稱他人的學生。出自《論語·子張》。
出處:《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叔孫武叔誇獎孔子的學生端木賜(子貢)比孔子強,子貢說自己只能走進孔子的門墻而矣。陽虎在衛國犯了罪,逃到北方的晉國對趙簡子說朝廷有壹半的官吏都是他的學生,他們不但不幫他反而害他,趙簡子說他栽培的不是桃李是蒺藜?。
門墻桃李造句:
1、他為國家培養了壹大批優秀的科學技術人才,門墻桃李,眾多弟子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國家棟梁之材,他親自指導的學生中已有5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後應苗氏之請,執教於彌勒,門墻桃李,壹時稱盛。
3、1942年先後到泰國和越南培英學校任教,並創辦“國畫社”,培育人才,門墻桃李,遍及泰越。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門墻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