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項羽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項羽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項羽的成語典故:破釜沈舟、作壁上觀、四面楚歌、衣繡夜行、沐猴而冠等。

1、破釜沈舟

原文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

譯文項羽就率領所有軍隊渡過漳河,並把全部船只鑿沈,砸破全部鍋碗,燒毀了全部軍帳,只帶上三天的幹糧,以此向士卒表示壹定要決死戰鬥,絕無退還之心。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決。

2、作壁上觀

原文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譯文等到楚軍進攻秦軍的時候,那些將領們都在壁壘中觀看。指坐等成敗,不去幫助。

3、四面楚歌

原文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譯文深夜,漢軍在四面唱著楚地的歌,項王聽到大為吃驚,說:“難道漢已經完全取得了楚地?怎麽楚國人這麽多呢?”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陷入絕境。

4、衣繡夜行

原文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譯文項王看到被火燒得殘破不堪的秦朝宮室,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就像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多形容有了顯耀的地位卻不為人所知。也作“衣錦夜行”。

5、沐猴而冠

原文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譯文那個勸項王的人說:“人說楚國人像是戴了帽子的獼猴,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把那個人扔進鍋裏煮死了。比喻表面上裝扮得像個人物,實際上並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