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黷武是什麽意思

黷武是什麽意思

黷武,意思:濫用武力;好戰。黷:

隨隨便便,不鄭重。武:武力。

常用成語為窮兵黷武,意思是竭盡所有的兵力,任意發動戰爭。出自《明史·範濟傳》。近義用詞還有興師動眾、勤兵黷武,反義用詞則有和平***處、解甲歸田。

擴展資料:

黷武的典故為

陸抗是吳國丞相陸遜之子,三國時期東吳的著名將領,二十歲時就被任命為建武校尉,統率五千人馬。孫皓做了東吳國君後,任命陸抗為鎮軍大將軍。當時東吳朝政腐敗,孫皓殘暴驕奢,濫用酷刑。陸抗多次上書勸孫皓改善政治,加強國防,以鞏固國家,但孫皓總是置之不理。公元272年,陸抗奉命率軍討伐叛將步闡,在吳晉邊境和晉軍對峙。

陸抗與晉朝大將羊互派使者往來,表示友好。孫皓聽說後,十分不滿,派人責問陸抗為什麽不出兵攻晉。

陸抗向孫皓上奏:“現在朝廷不采取富國強兵、發展農業生產、整頓政治、安撫百姓的措施,反而任憑諸位將領追求功名,用盡所有的兵力,戰爭不止,致使耗費的資財數以萬計,士兵疲勞至極。這樣敵人的國力沒有削弱,而我們自己倒像是重病了壹場。”

陸抗還提出吳晉兩國實力懸殊,現在應該停止用兵,增強國家實力。但孫皓不聽陸抗的忠告,最終導致了東吳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