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
解釋
狼狽不堪、壹敗塗地。原來是形容殘敗的暮春景色。後常用來比喻被打得大敗,也指殘亂而零落的樣子。
出處
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用法
聯合式;作補語;含貶義 。
近義詞
狼狽不堪、壹敗塗地。
反義詞
得勝回朝、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