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誰知道自我保護的小故事啊?

誰知道自我保護的小故事啊?

人要學會保護自我,這已成為處世的基本宗旨。人是以自我存在為前提的,失去了這個存在前提,就不需要吃穿住行,就不需要七情六欲,就無需談什麽名氣地位。正由於出現了這個前提,於是將這個“保護自我存在”為壹切思想行為的出發點,並美其名曰“明哲保身”。事實上也是如此,不善於保護自己,肯定不明智。偉大領袖為了自身的價值,以人民大眾的利益為重,不惜萬裏長征將自我與民族利益結合在壹起;為了證明他的建設能力,又發起了大躍進運動,同樣是自我與民族的關系;為了捍衛自己的地位,他老人家又發動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概不例外,離不開“國家”兩個字。林副主席為了保障他的地位,也只好違心的舉著紅寶書,壹旦“違”不下去了,只好選擇反戈。可惜他自不量力,只有壹條不歸路可走,這是他“不明”的體現。

從中國的歷代帝王、臣僚到各領域的“權威”和芝麻官,無不選擇了這種“保”。正是由於有了這個“保”,才有老子說的就是聖旨,不容篡改,有了絕對領導,有了統壹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動之舉動,有了臣僚的阿諛奉承、混淆黑白;正是由於有了這個“保”,才有幾千年來遵循宣傳“仁”的理念,以防止百姓造反;正是由於有了這個“保”,才有壹切道理的前提——引經據典,以至於現在的論文還是壹樣;正是由於有了這個“保”,才有壓制新思維、保持老傳統、維護既得學術地位的現象;正是由於有了這個“保”,才有了對領導人的理論的研究,才強調指出,某某書記的觀點“創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論成果”,竟不知道,領導的天賦在於管理藝術,而不在於學術,更別說哲學理論。

在這種“保護自我存在”的前提下,中國人失卻了邏輯。要指導,起碼的邏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思維方法,除非是學齡前兒童或傻瓜。壹名網友蘆笛在《中式思維的五大邏輯缺陷》指出了這個人荒謬的思維方法,他的結論是要補上邏輯這壹課。我認為,在教學中灌輸壹些邏輯知識,能更理性地把握思維規律,但真正要解決這壹問題,關鍵是要在體制上克服“保”字。

中國人概念不清是如何形成的?反復照搬前人的說法,前人沒有提到的,就只好在原有的概念上不斷擴展它的外延。中國壹個“氣”,本來是“米”和三個陰符(“彡”的相反形式,或類似“巛”),自然是飲食作用下生成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形式。先人又認識到,自然界也存在類似的力量在作用萬物,是形而上的,於是造出另外壹個“炁”字。可中醫經典中,只用“氣”,而不用“炁”,於是後人因襲前說,不論哪種氣,都用壹個字來替代,就混淆了二者的區別,導致了概念的混淆。

“不證而論”是自我標榜、賣弄玄虛的表現。壹些已經具有壹定社會地位的人為了標榜自身理論價值,體現他的地位,故意賣關子,留壹手。壹些人是根本不懂原理的含義,將似是而非的原理當作了他的依據。“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正是在不理解對立原理下得出的觀點,不理解壹切對立都是在認識對象之“同”的基礎上形成的。

亂用類比推理是理屈詞窮的表現。人為什麽要有大公精神,什麽情況下才具備大公精神,老子不清楚,壹些人目前也患糊塗,不會從杠桿支點為0實現平衡的原理中悟出壹些道道來,不知道從正數、負數和0的關系中類推壹些道理,於是只好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至於“風寒暑濕燥火”的類比,則是過分強調***性,沒有突出個性的問題,如同過分強調某某國家領導人的“理論”壹樣,似乎千篇壹律都得按這個思路,他的思想放之四海而皆準。國家要靠什麽得到觀念的統壹?自然要靠科學的原理,對管理者來說,是社會理論問題,這需要不斷深入,是政府和理論界***同的事。同時,觀念已經體現在法律中,現實行為才是重要的,有效的,因為有效,所以重要。做到有法必依才是中央與地方保持壹致的關鍵所在。過分強調個人地位,除了實現了“保護自我”外,不僅沒有任何積極意義,還會禁錮、束縛人們的思想。

以“經典”作為論據是中國特有的封建社會強調中央集權所形成的思想方法,是名人效應、權威效應的翻版形式,由此蔓延到了各階層、各領域。連著書立說和自身的成果都要假借人家的名義,根本沒有自己的位置。壹部《黃帝內經》居然是歧伯與黃帝的對話,似乎離開了這些人,理論就不成立,真是荒唐之至。這些人為什麽壹下子不會保護了自我?其實是借用人家的名義來暢銷自己的理論,以實現更廣泛的治療,還是有了自身的名。可史官不會將妳的名字記入史冊,因為妳不能淩駕於皇上,不能淩駕於政客,他們要保政治領域的名,史官不過是他們的傀儡而已。註重名人效應,是世界***同存在的現象,是社會心理學的反映。為什麽到中國就變成了問題,關鍵是歷代君主的強權政治理念思路下形成的,凡是有利於我統治的理論都是正確的,妳不能提出新的說法,我推出了聖人,聖人的話就是依據,這壹惡習就流傳到了今天。

以偏概全是違背自然法則,將觀點絕對化,擡舉權威,阿諛逢迎的反映。壹個階段有壹個階段的重心,這屬於整體的調節形式,如同晚上以睡覺為主壹樣。理論界為了給不同階段的調整找出理論依據,於是乎,絕對的“睡覺”理論就產生了。可今天,中央註重和諧思路,理論界又犯難了,不是引導人們要有奮鬥意識、競爭意識麽?競爭的前提下怎麽實現和諧?和諧是中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學說是背離的,將馬克思主義學說視為了絕對的正確。和諧社會說了兩三年,到今天還沒有從理論依據上認識清楚。註重和諧,本來是正確的政治觀念之壹,但壹些人在行動上又將它絕對化了。最近,教育界召開了全國中小學校長網絡視頻會議,就將和諧絕對化,不得有任何安全事故發生,學生外出實踐,要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學校自然會將學生關在校園,老師也免得操心了,可害的是學生。有壹年,浙江壹個中學生因學習負擔太重而自殺,中央就立馬制定減輕學生負擔的政策,小學生的考試也隨之取消。至於這些思路是否科學,他壹概不管,我強調的是要與中央政策同步,要壹團和氣。這是不是與逢迎時勢的“自我保護”有關呢?

人類的現實需求,決定了明哲保身思想的存在價值,但壹味地做“明哲”人,封建集權理念不能改觀,不正派的行政作風不能改觀,國人的思想也會僵化、會禁錮。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壹個相反認識的哲學問題,如同工作與休息這壹相反認識壹樣,人可以通過時間的調節能解決,盡管壹部分人不會調節。壹些人之所以調節不好這個關系,就在於經受不住利益和興趣的誘惑,導致顧此失彼的現象發生。 這裏還得談談對立統壹問題,解決了這壹問題,也就解決了和諧社會的原理問題。

對立統壹就是將相反性的認識既分解又集合、既呼應又連綴的方法論。分解是局部與局部的聯系現象;集合立足於相對系統的把握,除了考慮到局部與局部的聯系現象外,還存在壹個系統背景,就是二者之間的權衡者。類推是哲學中的重要方法,但得註意彼此的相同點。為了解釋分解與集合的問題,不妨以開西瓜為例來說明。為什麽開西瓜與分解、集合之間有“同”?因為分西瓜屬於分解,而持刀人要整體進行考慮,屬於集合形式,構成了“理”上的同。

假如給兩位客人分西瓜,立足於西瓜這壹現象認識,就是壹分為二,而不是壹分為三,壹半給妳,壹半給他,各人只認可各自的壹半(因為另壹半與他無緣)。但從系統上分析,除了兩邊蘋果以外,還有持刀人拿的壹把刀,顯然構成了三位壹體的認識,刀處於中心。這顯然是立足持刀人來認識的,它需要對整體進行權衡。誰口渴的厲害,誰勞動強度大,分給它的那壹半就偏多壹點,這樣才是公平的。還值得註意的是,刀在西瓜關系上是沒有空間的。這意味著什麽?自然是不會占雙方便宜,沒有利益之爭。當然,壹般情況下,持刀人也要吃西瓜,如果是持刀人與另壹個人各吃壹分,就要用道德來分析持刀人了。孔子所說的中庸理論,就是從這壹道德層面上認識的,既要考慮自己,也要顧及別人,這有成語“設身處地”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證。在壹些生活小事上,幾乎人人可以做到這種“德”,但壹旦關系到自身的前途、命運、吃穿住行和家庭利益時,在不顧及什麽修養時,人們往往很難出現分西瓜時候的“德”了。為什麽?因為這是現實要求,現實要求就是客觀現象,客觀現象就是壹分為二,不存在三位壹體。假如西瓜不是兩個人當場吃,而是打成果汁,讓持刀人先嘗,而後再分給對方壹些,情況也許就不同,自己多吃兩口,是壹般人的慣例,尤其是在自身對西瓜要求強烈的情況下是這樣。也就是說,前面的那個“德”是在人家監督下產生的,而不是本能的反應,盡管存在這種本能人。如果再往下深入,對持刀人多吃的部分,對方沒有發覺的原因是持刀人撒謊了,說西瓜很小,是賣方短斤少兩,對方也會認為是公平的,產生壹種心裏平衡。這分明運用了壹種巧妙的策略。 如果不允許西瓜打成果汁,那持刀人就不可能多吃。也許對方對西瓜缺乏強烈的欲望,沒有在意持刀人為何將西瓜打成果汁,糊裏糊塗就吃了,心裏也顯得平衡。在對待西瓜的問題上,他們有沒有“同”呢?這個“同”就表現在西瓜上,也表現在對西瓜的需求上。沒有西瓜,沒有吃西瓜的欲望,在這壹事件中,就不可能產生“同”,而這個“同”就構成了集體。

從分西瓜現象中,我們能得出實現和諧的壹些基本思路。

首先,分解屬於客觀現象,在客觀世界中,強調壹個“分”字,認可各自的利益,不顧及對方,認可各自的個性特征,不摻入人家的特征,由此可深入到自然科學中相反的觀點的存在。這似乎與和諧無關,但如果我們將客觀地認識對方的觀點視為壹種理性,不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家,不將政策當作個性發展的絆腳石,這種理性本身就是和諧的思想基礎。而理性的本質就是在***同的目標或***同的出發點基礎上,立足這個“整體”(集體)來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的考慮問題。

其次,無論是社會還是科學研究,始終離不開相應的集體形式(分西瓜是三個人構成的集體),不同的管理層次,就是不同的集體,合資經營,同樣構成了壹種集體形式,要使集體不斷發展,就必須註重彼此的和諧,這是由***同的目的所決定的。現代企業註重團隊精神,實際就是圍繞著***同目標建立起來的和諧氛圍。產品的交換同樣形成特殊的集體形式,要在社會上形成正面的影響,樹立良好的形象,必須講求信譽,達到與社會、與消費者之間的和諧。表面看來,它屬於倫理範疇,實際屬於圖地位、謀長遠的營銷手段。

第三,要在實質性利益上與自身沒有瓜葛,要充當代表整體利益的那個0,才能當好整體的權衡者,壹旦有牽連,公平就會泡湯,就會出現既是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現象。

第四,公平是相對的,絕對的公平,就是不公平。西瓜不壹定要分得壹樣多,但得要註重比值的研究。

第五,協調需要公平,公平需要監督,沒有監督和相互之間的牽制,就無從談及公平。尤其是在貧富懸殊較大、基本福利不能得到保障的今天,加大政策的透明度、強化監督,是樹立政府良好形象、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措施。

第六,公平需要兼顧智能來實現,可稱之為智能型公平。智能式公平包括兩個方面。壹個是運用策略來平息大眾不滿情緒的,使大眾覺得公平。壹個是對智能人才的啟用或留守。啟用人才本來有組織條例,但壹旦發現人才,就會產生愛才惜才的心理。如果越級上調,又違背組織條例,於是采取曲線調動方式,先調甲處升半級,緊接著又調往乙處,又升半級。這樣壹來,給公眾的感覺是公平的、合法的,盡管組織部門知曉。在制度中若制定這樣的特殊條例,勢必會將普通轉化為特殊。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壹味地講公平,過分按制度辦事,有可能讓壹部分人才流失,而壹個集體,人才是最寶貴的,因某人違反制度,妳當眾扣了他的錢,他會耿耿於懷,但妳得應付公眾,讓大家覺得妳公平,從而實現了群體的協調。平時說,堤內損失堤外補,就是指這個意思。

第七,公平是壹種心裏上的平衡,而不是實質的平均或平等。如果能讓每壹個公民在心裏上得到相應的滿足,實際就實現了社會和諧。

第八,和諧要以協調為手段,協調要以制度和智慧作保障,制度要以對立思維作根基。在協調中,要註意人們的各自(不包括自身)現實要求,而後進行理性的權衡。

通過對“對立統壹”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協調好整體利益,必須摒棄自我利益,以整體的利益“壹”為出發點,對自身來說,就是“0”,壹旦包容了自我利益,就會出現明哲保身的現象。這就關系到體制建設了。我們必須承認,在體制中,有很多方面沒有理順,它直接影響到了制度的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矛盾,影響了協調,妨礙了和諧。因此,建立壹套科學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是實現和諧的重要條件,這就需要理論先行,從對立思維上做文章,從***性之“形”上去思辨,深化哲學認識。中國的體制不改革,若還是註重執政中的壹言堂,註重權威效應,缺乏牽制、缺乏有力的監督,就不要奢談先進、不要奢談創新,不要奢談和諧,不要奢談改正邏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