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無犯成語

無犯成語

秋毫無犯(拼音:qiū háo wú fàn)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史記》。

秋毫不犯的成語故事

漢初的諸侯王韓信在未發跡時,被人認為懦弱無能。後來他投奔項梁領導的抗秦起義軍,壹直默默無聞。

改歸項羽部下後,多次向項羽獻計,都沒有被采納,於是他脫離項羽,投奔漢王劉邦。劉邦派他管理糧餉,同樣不重視他。後來在丞相蕭何的壹再推薦下,劉邦才拜他為大將。

拜將儀式結束後,劉邦問韓信道:“丞相壹再談起將軍,不知將軍有什麽高見指教?”

韓信謙虛了幾句後,反問劉邦道:“大王自己估計壹下,您在勇敢、仁厚和兵力各方面同項王比,誰強?”

劉邦沈默了好半天,才回答說:“我各方面都不如他。”於是,韓信具體地分析了項羽的特點,以及項羽的致命弱點,證明項羽名義上雖然稱霸天下,實際上卻不得人心,沒有老百姓的支持。

最後,韓信提出了進兵計劃:“現在大王如能采取和項王相反的辦法,任用天下勇武能幹的人,有什麽地方不能討平呢?把天下的城池分封給有功的部屬,有什麽人會不心服呢?我們的軍事行動符合將士們要求打到東方去的願望,有什麽敵人打不敗呢?

再說,大王進入武關的時候,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不犯,還取消了秦朝苛刻的法令,和他們約定的只不過是不許殺人、傷人和盜竊這三條法律罷了。

關中的老百姓沒有不希望大王在那裏做王的。現在大王如果帶兵東進,關中地區只要發壹道布告,就可以收復了!”

劉邦聽了韓信這番話,非常高興,只恨太遲遇到他,立即采納他的計劃,議定各路將領進兵攻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