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何有鄉的意思是空無所有的地方。
無何有鄉,漢語成語,拼音是wú hé yǒu xiāng ,意思是無何有之鄉,指空無所有的地方。出自《莊子·逍遙遊》。
莊子:生於亂世、不屈為官、潛心撰學、雖不在朝廷之上卻能知攬天下之事,他就是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姓莊,名周,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其作品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莊子常隱居南華山,卒葬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被詔封為南華真人,其書《莊子》被奉為《南華真經》。
人物生平:莊子出生於宋國蒙,是宋國公室的後代,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國的第十壹代國君宋戴公。關於蒙的現代地理位置有多種說法,如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山東東明等。司馬遷在《史記》用精練的壹二百字介紹了莊子的生平,並未提起莊子的字。莊子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