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扼虎救父的文言文

扼虎救父的文言文

1. 扼虎救父的原文

原文如下: [晉]楊香,年十四,隨父豐往田中獲粟。

父為虎曳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

踴躍向前,持虎頸,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於害。

該典故出自元代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 譯文如下: 楊香,是晉代的山東人,楊豐的女兒。

楊香還是十四歲的時候,跟隨父親楊豐去田間收獲粟子。其父被老虎拖咬了去。

楊香手無寸鐵,但心裏只想著父親,她奮不顧身,死死地卡著老虎的脖子。 老虎最後也只能磨著牙而離去。

其父因此得免於害。楊香簡介: 楊香,晉朝人。

順陽(今河南淅川縣東南)人。楊豐之女。

楊香是晉朝楊豐的女兒,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去世,父親含辛茹苦,把她拉扯成人。楊香是在苦難中長大的,心眼好,懂事早。

她知道父親撫養自己不容易,既當爹又當娘,吃了很多苦頭。因此,她對父親非常孝順,可以說是關心關心備至,體貼入微。

楊香,壹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女孩,又是手無寸鐵,竟敢不懼虎視眈眈、虎牙的鋒利、虎爪的兇猛、虎口的難逃,而救下父親,逼走老虎,真是令無數人敬佩。此故事再次表明:壹,孝行不分男女,不分長幼。

二,至孝所轉換成的膽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46339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想象的。作品簡介: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也有壹些故事取材《藝文類聚》、《太平禦覽》等書籍。

幹寶的《搜神記》卷十壹收錄三則鯉魚自動破冰彈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佛教變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

南宋時期的畫家趙子固有“二十四孝書畫合璧”壹圖。元代學者謝應芳在《龜巢集·二十四孝贊》序中說的:“常州王達善所贊《二十四孝》,以《孝經》壹章冠於編首。”

清代吳正修作《二十四孝鼓詞》:“論起這二十四孝,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

2. 求“扼虎救父”的成語意思

扼虎救父此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九則故事。

楊香,晉朝人。順陽(今河南浙川縣東南)人。

楊豐之女。楊香是晉朝楊豐的女兒,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去世,父親含辛茹苦,把她拉扯成人。

楊香是在苦難中長大的,心眼好,懂事早。她知道父親撫養自己不容易,既當爹又當娘,吃了很多苦頭。

因此,她對父親非常孝順,可以說是關心備至,體貼入微。楊香的父親被老虎叼去,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壹條是不管父親, 自己拔腿逃命; 另壹條就是赤手空拳地與老虎搏鬥。

對於年僅14歲小女孩來說,選擇後者顯然不自量力, 可以說幾乎沒有生還的希望。但楊香不僅勇敢地留下來,還不可思議地將老虎掐死,應該說,這是孝心的使然,才能如此忘我的去做。

用這個成語來贊美那些會孝順、懂感恩的人。

3. 扼虎救父的意思,急啊

楊香14歲這年,曾隨同父親楊豐去田裏割稻,忽然躥出壹只大老虎, 扼虎救父

撲向楊豐,壹口將他叼住。楊香急壞了,壹心只想著父親安危的她,完全忘了自己與老虎的力量懸殊。好個楊香,只見她猛地跳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頭頸。任憑老虎怎麽掙紮,她壹雙小手始終像壹把鉗子,緊緊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老虎終因喉嚨被卡,無法呼吸,癱倒在地上,他們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難。 壹個小女孩,徒手搏虎,並從虎口中救出了自己的父親,其孝心和勇氣真令人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