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毫無成就。
2、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壹種作戰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2、才占八鬥(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5、壹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6、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很內行。
1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幸免。
1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壹種作戰方法。
1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1、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壹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壹樣的順利。
22、車載鬥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3、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4、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5、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6、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29、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背著沈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水滸成語:
指手畫腳: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五回:“見這李虞侯、張幹辦在宋江前面指手劃腳,妳來我去,都有心要殺這廝,只是礙著宋江壹個,不敢下手。”
坐立不安: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自從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贓官汙吏:猶貪官汙吏。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二回:“誰知被贓官汙吏,淫婦奸夫,通情陷害,監在死囚牢裏。”
詐奸不及:猶言十分奸詐。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回:“正在五嶽樓下來,撞見個詐奸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
斬頭瀝血:形容為匡扶正義而不顧生死。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七回:“我是斬頭瀝血的人,何肯戲弄良人!”
壯氣淩雲:豪壯的氣概高入雲霄。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壹回:殺場臨敵處,沖開萬馬,掃退千軍。更忠肝貫日,壯氣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