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間:離間。關系疏遠者不參與關系親近者的事。
成語出處: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卑不謀尊,疏不間親。”
成語繁體:疎不閑親
成語簡拼:SBJQ
成語註音:ㄕㄨ ㄅㄨˋ ㄐ壹ˋ ㄑ壹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疏不間親主謂式;作謂語、分句;指關系疏遠者不參與關系親近者之間的。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遠不間親、疏不謀親
成語例子:疏不間親,還是莫說罷。(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
英語翻譯: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魏文侯想選拔合適的`相國,召占蔔師李克進宮聽取是選翟黃還是選魏成子,請他為他占蔔並請他提意見。李克看出其中的用意,就避而不談說:“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間親。我壹個外人不好去評論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