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萬章下》
“為貧者,辭尊居卑,辭富居貧。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惡乎宜乎?抱關擊柝。”
《荀子.榮辱》
故仁人在上,則農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平。故或祿天下,而不自以為多,或監門禦旅,抱關擊柝,而不自以為寡。故曰: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壹。夫是之謂人倫。詩曰:受小***大***,為下國駿蒙。此之謂也。
《史記》卷三〈殷本紀〉~02~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舊本作『險』,亦作『巖』也。」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傅險即傅說版築之處,所隱之處窟名聖人窟,在今陜州河北縣北七裏,即虞國虢國之界。又有傅說祠。註水經雲沙?水北出虞山,東南徑傅巖,歷傅說隱室前,俗名聖人窟。 中文:楊倞 註:“抱關,門卒也,擊柝,擊木所以警夜者。”抱關擊柝,指守關和守關巡夜的人。比喻職位卑下。
英文:be doorkeepers or night watchmen 唐 韓愈《爭臣論》:” 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關擊柝者可也。“
《意林》卷六引 晉 顧夷 《義記》:“國無道而屍大位,可恥也;國有道而有抱關擊柝,亦恥也。”
宋 王安石 《謝執政啟》:“蓋聞抱關擊柝,所以待士之為貧。”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胥吏》:“天下之吏,既為無賴子所據,而佐貳又為吏之出身,士人目為異途,羞與為伍……非如 孔 孟 之時,委吏乘田,抱關擊柝之皆士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