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樂喧天的意思具體如下:
壹、簡述
鼓樂喧天,漢語成語,拼音:gǔ yuè xuān tiān,釋義:彈奏著各種樂器,聲響大得直沖雲天。形容十分歡樂熱鬧。出處:《五代史平話·漢史》:“笙歌聒地,鼓樂喧天。”近義詞: 鼓吹喧闐;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熱鬧場面。
二、例句
1、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六回:“樓上樓下,有百十處閣子,終朝鼓樂喧天,每日笙歌聒耳。”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連夜具辦妝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魏續壹同韓胤送女前去。鼓樂喧天,送出城外。
2、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道言未了,只聽得外面鼓樂喧天,盧生來行納采禮,正在堂前拜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吃到半席時,忽然間鼓樂喧天的新娘娶回來了。
三、造句
1、聯歡晚會上,鼓樂喧天,笑語陣陣;這壹天南京城鼓樂喧天,彩旗飛舞;那時候,附近在演酬神戲,鼓樂喧天;聯歡晚會上,鼓樂喧天,笑語陣陣;壹時間靈堂這邊鐘鼓齊鳴,鼓樂喧天起來;時舟舶遮江,旗幡蔽日,香煙繚繞,鼓樂喧天。
2、村頭突然鼓樂喧天,原來是接新娘的車隊來了;這壹天鼓樂喧天,有名妓迎酒穿市,引得觀者如潮;樓上早已是鼓樂喧天,披紅掛綠,各色艷女穿梭席間;張燈結彩,鼓樂喧天,又是壹年年關至,家家戶戶換新顏。
3、大軍人馬,分為兩路,卻待上山,只聽得山頂上鼓樂喧天;二百裏舳艫相繼,二百裏騎兵護岸,二百裏鼓樂喧天,二百裏風生水起;那天開全大隊的群眾會,人們身背紅書包,臂戴紅袖章,鼓樂喧天走進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