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心裏感到寂寞的成語壹哪些

描寫心裏感到寂寞的成語壹哪些

百無聊賴 聊賴:依賴。精神上無所寄托,感到什麽都沒意思。

出處:漢·蔡琰《悲憤》詩:“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不甘寂寞 甘:甘心;寂寞:孤寂、冷落。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於想參與某件事情。

出處:清·呂留良《晚村文集·與高旦中書》卷二:“念頭淡薄,自然刪落,若不甘寂寞,雖外事清高,正是以退為進。”

淡而無味 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無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吊形吊影 猶言形影相吊。比喻孤獨寂寞。

出處:明·袁宏道《別恨篇為方子公賦》詩:“獨自吊形吊影,誰人知暖知寒。”

風雨蕭條 蕭條:寂寞。風雨交加,顯出冷落的景象。

出處:唐·崔融《嵩山啟母廟碑》:“訪遺蹤於女峽,風雨蕭條,征往事於姑泉,弦歌響亮。”

枯燥無味 枯燥:單調。形容單調,沒有趣味。

出處: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因此,群眾就不歡迎他們枯燥無味的宣傳,我們也不需要這樣憋腳的不中用的宣傳家。”

另楚寒巫 楚:楚懷王;巫:巫山神女。指夫婦或情人分居兩地,孤單寂寞。

出處: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孤帷冷簟,難辭白發於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紅顏於別闥。”

沒精打彩 形容精神不振,情緒低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王夫人見寶玉沒精打彩,也只當是金釧兒昨日之事,他好沒意思的。”

青燈古佛 青熒的油燈和年代久遠的佛像。借指佛門寂寞的生涯。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壹壹八回:“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跫然足音 跫:腳步聲。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後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出處:《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窮極無聊 窮極:極端;無聊:無所依托。原指光景窮困,精神無所寄托。現也形容無事可做,非常無聊。

出處:宋·費昶《思公子》詩:“虞卿亦何命,窮極若無聊。”

闃然無聲 形容寂寞得壹點聲音也沒有。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壹回:“那些眠鷗宿鷺,闃然無聲。”

四大皆空 四大:古印度稱地、水、火風為“四大”。佛教用語。指世界上壹切都是空虛的。是壹種消極思想。

出處:《四十二章經》二十:“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

索然無味 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願做壹回‘文剪公’,因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刪節了怕會索然無味。”

摶沙嚼蠟 比喻空虛而無味。

味如嚼蠟 象吃蠟壹樣,沒有壹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見“味同嚼蠟”。

味同嚼蠟 象吃蠟壹樣,沒有壹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

出處:《楞嚴經》卷八:“當橫陳時,味同嚼醋。”

閑愁萬種 閑愁:說不出的煩惱。莫名的煩惱極多。形容思想空虛,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滿懷。

出處: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壹折:“真乃是消磨了閑愁萬種。”

語言無味 指說的話枯燥無味或庸俗無聊。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誌也。其名曰智窮。”

足音跫然 跫:腳步聲。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後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出處:《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